• 瀏覽次數:3,03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下列哪個選項是一個氟氯碳化合物CFC分子甚至可使十萬個臭氧分子反應成氧分子之主要原因?
     
    1. 一個CFC分子分解一次可產生許多氯原子 2. 一個CFC分子可與許多個臭氧分子產生反應 3. 一個CFC分子與一個臭氧分子反應產生許多活性大的氧原子 4. 一個CFC分子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可重複與許多臭氧分子反應
    回答率:10.47% 回答率:28.66% 回答率:24.41% 回答率:36.33%
     
    正確解答: 4. 一個CFC分子分解產生的氯原子可重複與許多臭氧分子反應
     
    說  明: 在平流層中由於高能輻射線的照射,使CFC分解而釋放出一個氯原子,此氯原子可與臭氧分子反應生成氧分子,已反應的氯原子又可再生,重複與其它臭氧分子反應。經一連串反應後,一個CFC分子甚至可以使十萬個臭氧分子產生反應。
     
    延伸說明一: 氟氯碳化合物
    延伸說明二: 臭氧層破洞





  • 瀏覽次數:3,18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當發生聖嬰現象時,可以觀察到較溫暖的海水會滯留在東太平洋,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敘述?
     
    1. 祕魯沿海漁獲減少 2. 亞洲東南部降雨變多 3. 南美沙漠地區降下豪大雨 4. 世界各地氣候異常,時有豪雨或乾旱發生
    回答率:15.20% 回答率:36.42% 回答率:21.31% 回答率:26.97%
     
    正確解答: 2. 亞洲東南部降雨變多
     
    說  明: 西太平洋上空空氣下沉,造成亞洲東南部的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較易鬧乾旱而引發火災。
     
    延伸說明一: 聖嬰現象
    延伸說明二: 洋流





  • 瀏覽次數:3,06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有關酸雨的敘述,下列敘述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酸雨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於雨水中形成碳酸所致 2. 酸雨對人類及其他動物危害比較大,對植物沒有影響 3. 酸雨是大氣中硫的氧化物溶解於雨水所致 4. 酸雨主要和工廠排放的廢氣有關,與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無關
    回答率:39.41% 回答率:5.77% 回答率:42.71% 回答率:12.11%
     
    正確解答: 3. 酸雨是大氣中硫的氧化物溶解於雨水所致
     
    說  明: 酸雨是因為大氣中的硫化物溶於雨水中所造成,與工廠廢氣排放、汽機車廢氣排放皆有關,對任何生物體、土壤及建築物皆具殺傷力。
     
    延伸說明一: 酸雨的成因
    延伸說明二: 酸雨的危害





  • 瀏覽次數:2,63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在汽油加入下列哪一種鉛化合物添加劑,隨著汽車排汽管的廢氣噴散在空氣中,人類吸入了重金屬鉛會造成智能減退而被禁用?
     
    1. 碳酸鉛 2. 硫酸鉛 3. 氫氧化鉛 4. 四乙基鉛
    回答率:10.98% 回答率:17.90% 回答率:28.22% 回答率:42.83%
     
    正確解答: 4. 四乙基鉛
     
    說  明: 四乙基鉛一度廣泛使用作為添加劑在汽油,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以防止發動機內發生震爆。因為鉛對人體有害,2000年台灣已全面停用。無鉛汽油是由製程改善提高汽油辛烷值,並加入『甲基第三丁基醚﹝MTBE,methyl tert-butyl ether﹞』取代四乙基鉛。
     
    延伸說明一: 無鉛汽油與辛烷值
    延伸說明二: 什麼叫無鉛汽油?和有鉛汽油有什麼不同?





  • 瀏覽次數:2,59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根據報導指出:「赤道東太平洋海域在2009年1月到4月的最高溫,已創下歷年來的新高。」由本段報導內容,你認為此現象可能為下列哪個選項的徵兆?
     
    1. 聖嬰年 2. 臭氧層破洞增大 3. 洋流停止 4. 火山爆發
    回答率:48.98% 回答率:43.65% 回答率:4.78% 回答率:2.59%
     
    正確解答: 1. 聖嬰年
     
    說  明: 聖嬰現象發生時,因赤道暖水往東回流,造成東太平洋如秘魯外海海表溫度異常升高。
     
    延伸說明一: 洋流成因
    延伸說明二: 聖嬰現象





  • 瀏覽次數:3,27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聖嬰現象發生時,熱帶太平洋東西兩側的氣候現象會有下列哪種情況發生?
     
    1. 東側雨量偏多,甚至有洪水,西側雨量偏少,甚至出現乾旱 2. 東側雨量偏少,甚至出現乾旱,西側雨量偏多,甚至有洪水 3. 東西兩側雨量均多,甚至有洪水 4. 東西兩側雨量均少,甚至出現乾旱
    回答率:45.31% 回答率:29.03% 回答率:14.62% 回答率:10.88%
     
    正確解答: 1. 東側雨量偏多,甚至有洪水,西側雨量偏少,甚至出現乾旱
     
    說  明: 在聖嬰現象出現的聖嬰年,太平洋東部的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降雨增加,發生水災機會增高;西部則與東太平洋相反,在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較易導致乾旱。
     
    延伸說明一: 洋流
    延伸說明二: 聖嬰現象





  • 瀏覽次數:2,55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當平流層的臭氧含量逐漸減少時,對地球環境造成最直接的危機為何?
     
    1. 太陽輻射增加造成地表海水大量蒸發,海平面下降 2. 地表冰川因太陽輻射量增加而融化,海平面上升 3. 地表紫外線入射量增加,生物健康受到影響 4. 地表溫室效應增加,全球氣溫上升
    回答率:6.82% 回答率:23.75% 回答率:49.38% 回答率:19.98%
     
    正確解答: 3. 地表紫外線入射量增加,生物健康受到影響
     
    說  明: 臭氧層破洞,使照射到地表的紫外線增加,將使動物與植物發生病變。
     
    延伸說明一: 空氣品質改善維護
    延伸說明二: 臭氧層破洞





  • 瀏覽次數:11,507
  • 發表時間:2010/12/03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在水庫中發現藻類大量繁殖而導致水質惡化的現象是下列何者?
     
    1. 過氧化 2. 缺養化 3. 優氧化 4. 優養化
    回答率:13.69% 回答率:13.86% 回答率:20.48% 回答率:51.81%
     
    正確解答: 4. 優養化
     
    說  明: 優養化指過量的營養物質進入水體,造成藻類大量的繁殖、死亡,並因其腐敗分解的大量耗氧,導致水中溶氧耗盡,而有機物質卻很充足的現象。
     
    延伸說明一: 優養化、實例
    延伸說明二: 何謂優養化





  • 瀏覽次數:10,992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過量使用環境用藥對生物會產生什麼影響?
     
    1. 同一種藥品,可以永久使用,效果一樣好 2. 造成目標生物族群滅絕 3. 增加生物多樣性 4. 防治對象會產生抗藥性,影響非目標生物
    回答率:10.71% 回答率:19.69% 回答率:11.34% 回答率:58.16%
     
    正確解答: 4. 防治對象會產生抗藥性,影響非目標生物
     
    說  明: 過量使用並不代表可以滅絕所有的蟲害,反而會讓害蟲對藥物產生抗體,就必須再發明新的藥物,這並非是最佳方法,其外,過量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危害且會影響其他動植物的生存。
     
    延伸說明一: 正確用藥知識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3,05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氟氯碳化合物(CFC)可作冷媒、噴霧推進劑、發泡劑及洗潔劑等用途,此與CFC的何項性質"無關"?
     
    1. 無毒無臭 2. 容易液化與揮發 3. 安定不易燃燒 4. 遇高能輻射線容易分解
    回答率:25.43% 回答率:14.71% 回答率:18.11% 回答率:41.61%
     
    正確解答: 4. 遇高能輻射線容易分解
     
    說  明: 常溫常壓下CFC大多是易揮發的液體,具有無毒無臭、性質安定、不易燃燒的特點,適於作冰箱或冷氣機的冷媒、噴霧罐的推進劑、製造軟性塑膠的發泡劑及清理電子零件的洗潔劑。這些產品上升到平流層,由於高能輻射線的照射,使CFC分解而釋放出一個氯原子,持續破壞臭氧層。
     
    延伸說明一: 氟氯碳化合物
    延伸說明二: 臭氧層破洞





  • 瀏覽次數:3,60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題目: 「聖嬰現象」通常指的是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水異常升溫持續一段時間的現象,試問每隔幾年發生一次?
     
    1. 2至3年 2. 2至5年 3. 2至7年 4. 2至10年
    回答率:12.22% 回答率:30.58% 回答率:49.38% 回答率:7.74%
     
    正確解答: 3. 2至7年
     
    說  明: 發生聖嬰現象時,東太平洋地區空氣上升,導致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的機會增高;西太平洋地區空氣下沉,天氣時常晴朗乾燥,較易鬧乾旱而引發火災。
     
    延伸說明一: 聖嬰現象
    延伸說明二: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