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44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臭氧層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又稱為平流層 2. 距離地表約20至30公里高 3. 可以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 4. 人類所使用的氟氯碳化物會破壞臭氧層
    回答率:26.58% 回答率:22.52% 回答率:41.67% 回答率:9.23%
     
    正確解答: 1. 又稱為平流層
     
    說  明: 臭氧層不能直接稱之為平流層,其距離地表約20至30公里處,是位於平流層的上半部分。平流層的上半部分由於含有大量臭氧,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線,稱為臭氧層。
     
    延伸說明一: 臭氧層
    延伸說明二: 什麼是紫外線





  • 瀏覽次數:64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關於臺灣各河口地區生物的特色,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臺南四草的五梨跤 2. 臺北竹圍的海茄苳 3. 嘉義好美寮的黑面琵鷺 4. 曾文溪口的水筆仔
    回答率:28.30% 回答率:18.01% 回答率:19.61% 回答率:33.44%
     
    正確解答: 1. 臺南四草的五梨跤
     
    說  明: 臺北竹圍的水筆仔;嘉義好美寮的海茄苳;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
     
    延伸說明一: 河口生態系
    延伸說明二: 臺灣濕地生態的特色





  • 瀏覽次數:66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大氣中臭氧分布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臭氧大部分存在離地面10至50公里的範圍內 2. 大氣中90%的臭氧分布在由地面起至25公里高空的範圍內 3. 離地面25至50公里的高空,臭氧的分布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4. 離地面10至50公里的範圍內,臭氧的分布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回答率:25.98% 回答率:28.48% 回答率:29.89% 回答率:15.34%
     
    正確解答: 1. 臭氧大部分存在離地面10至50公里的範圍內
     
    說  明: 大氣像一層覆蓋著地球表面的透明薄膜,離地面約10至50公里之間的大氣為平流層,紫外線充足,有足量的空氣,構成產生臭氧的良好條件,因此大氣中90%的臭氧分布在此範圍內。臭氧層可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線,離地面25公里附近臭氧濃度達到最高。
     
    延伸說明一: 臭氧層
    延伸說明二: 臭氧層破洞





  • 瀏覽次數:41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地球從有生命形成到今天,中間曾經經歷過幾次的大滅絕呢?
     
    1. 1次 2. 3次 3. 5次 4. 7次
    回答率:12.25% 回答率:48.53% 回答率:30.88% 回答率:8.09%
     
    正確解答: 3. 5次
     
    說  明: 大滅絕是指物種在某一段時間內大量的滅亡。地球從有生命形成到今天,中間曾經經歷過5次的大滅絕,最近的一次是發生在中生代,造成恐龍等大部分生物滅絕。
     
    延伸說明一: 生物大滅絕與大復甦
    延伸說明二: 失落世界





  • 瀏覽次數:72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地震快報:「今日清晨發生有感地震,震央位於蘇澳東方外海,深度約40公里,地震規模5.8。」關於上述報導,下列哪個選項最正確?
     
    1. 為深源地震 2. 屬於中規模地震 3. 強度為1級以上 4. 以上皆是
    回答率:3.90% 回答率:27.60% 回答率:5.49% 回答率:63.01%
     
    正確解答: 2. 屬於中規模地震
     
    說  明: 此地震為淺源地震、中規模地震、有感地震,而震度0級為無感地震。
     
    延伸說明一: 認識地震
    延伸說明二: 地震到底多大,你真的知道嗎?





  • 瀏覽次數:1,015
  • 發表時間:2012/08/1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政府對於那些低污染或零污染的企業給予的鼓勵措施?(A)表揚(B)減稅(C)補助(D)提供技術
     
     
    正確解答: . ABCD
     
    說  明: 政府活用市場經濟工具,規劃綠色稅制、增加財稅誘因,逐步建構與國際接軌之碳市場機制;強化對相關產業節能減碳的環境保護知識輔導,補助企業購買污染防制設備及排放權。
     
    延伸說明一: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5,005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空氣污染指標所需測定的物質?
     
    1. 一氧化硫 2. 二氧化碳 3. 臭氧 4. 氟氯碳化物
    回答率:17.39% 回答率:24.41% 回答率:39.99% 回答率:17.81%
     
    正確解答: 3. 臭氧
     
    說  明: 臺灣的空氣污染指標是參考美國的,其中並沒有將氟氯碳化物列為監測項目。目前臺灣將NO2、SO2、O3、CO、PM10等列入。而美國卻已修正新增PM2.5為監測項目。
     
    延伸說明一: 空氣污染指標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60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一種颱風俗稱為「西北颱」,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颱風經過臺灣北部並朝西北方離去 2. 生成於臺灣西北方溫暖的海洋上 3. 颱風眼停留在臺灣西北方的海面上 4. 主要風向為西北方
    回答率:32.71% 回答率:23.90% 回答率:15.42% 回答率:27.97%
     
    正確解答: 1. 颱風經過臺灣北部並朝西北方離去
     
    說  明: 颱風中心經過基隆與彭佳嶼之間,且向西北方移去,稱為西北颱。
     
    延伸說明一: 臺灣的天然災害
    延伸說明二: 夏季季風





  • 瀏覽次數:67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臺灣水力資源開發的困難,最主要是受到下列哪項因素的限制?
     
    1. 河幅寬窄不一 2. 河水含沙量太多 3. 河川流量洪枯懸殊 4. 河川流量短急
    回答率:5.57% 回答率:18.98% 回答率:31.17% 回答率:43.67%
     
    正確解答: 3. 河川流量洪枯懸殊
     
    說  明: 洪枯懸殊為臺灣河川流量的特性,颱風期間,暴雨急促多且量大,增加河川治理與水資源開發的困難;平時與乾季,河川流量枯少,可利用的水資源有限,為典型的荒溪型河川。
     
    延伸說明一: 水循環
    延伸說明二: 臺灣地形介紹





  • 瀏覽次數:848
  • 發表時間:2012/08/1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造成溫度上升的氣體?
     
     
    正確解答: . 氧化亞氮
     
    說  明: 地球的大氣中重要的溫室氣體包括下列數種:水蒸氣、臭氧、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氫氟碳化物類、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一氧化碳是當燃料、物品燃燒不完全時產生。
     
    延伸說明一: 什麼是溫室效應?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57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花蓮太魯閣峽谷高聳入雲,谷底的立霧溪將兩側的大理岩雕塑成各種形貌。關於此一地質景觀,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峽谷主要是立霧溪向下侵蝕而成 2. 峽谷如此高聳是因為其還在抬升當中 3. 大理岩是由河水侵蝕而成 4. 大理石是由石灰岩變質而成
    回答率:13.25% 回答率:28.80% 回答率:33.75% 回答率:23.85%
     
    正確解答: 3. 大理岩是由河水侵蝕而成
     
    說  明: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在地底經高溫、高壓作用,於未達熔融的情況下,內部礦物的大小、排列發生變質而成。因板塊擠壓、地殼不斷隆起,加速了河流向下沏的能力,形成岩壁近乎垂直的太魯閣峽谷。
     
    延伸說明一: 臺灣地形介紹
    延伸說明二: 太魯閣國家公園





  • 瀏覽次數:1,11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景點之一,遊客如織。關於「日月潭」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最正確?
     
    1. 日月潭是淡水湖,所以完全沒有鹽類 2. 日月潭中的沉積速率大於侵蝕速率 3. 如果日月潭永久存在,其即為永久侵蝕基準面 4. 以上皆是
    回答率:3.50% 回答率:35.51% 回答率:8.74% 回答率:51.61%
     
    正確解答: 2. 日月潭中的沉積速率大於侵蝕速率
     
    說  明: 日月潭為暫時侵蝕基準面,其會因沉積而縮小,淡水湖終仍有鹽類,但含量極低。
     
    延伸說明一: 日月潭的形成
    延伸說明二: 湖泊形成的原因





  • 瀏覽次數:59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為何?
     
    1. 密度不均 2. 日月的引力 3. 鋒面來襲 4. 風吹海面
    回答率:7.84% 回答率:38.84% 回答率:17.89% 回答率:35.09%
     
    正確解答: 4. 風吹海面
     
    說  明: 大規模海水流動的現象,稱為洋流或海流;表層海水長期受固定方向的風推動,會形成洋流。
     
    延伸說明一: 生態教室-洋流
    延伸說明二: 洋流





  • 瀏覽次數:48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生態系中,有些毒性物質透過食物鏈的過程從初級消費者逐漸累積到高級消費者,此過程稱為什麼?
     
    1. 食物鏈累積 2. 生態累積 3. 毒性累積 4. 生物累積
    回答率:40.09% 回答率:12.15% 回答率:22.60% 回答率:24.31%
     
    正確解答: 4. 生物累積
     
    說  明: 有毒污染進入生物體無法被分解或排除體外,且食物鏈每升一級,生物體內毒素含量就會提高一些稱為生物累積(生物放大)作用。
     
    延伸說明一: 複雜的食物鏈
    延伸說明二: 臺灣生物多樣性的危機





  • 瀏覽次數:74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黑潮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流速快 2. 屬於寒流 3. 含大量有機物,故呈黑色 4. 主流流經臺灣西部外海
    回答率:33.74% 回答率:11.66% 回答率:24.14% 回答率:30.45%
     
    正確解答: 1. 流速快
     
    說  明: 黑潮將來自熱帶的溫暖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極海域,主流流經臺灣東部外海,將冰冷的極地海水溫暖成適合生命生存的溫度。黑潮得名於其較其他正常海水的顏色深,這是由於黑潮內所含的雜質和營養鹽較少,陽光穿透過水的表面後,較少被反射回水面。黑潮的流速相當的快,可提供迴流性魚類一個快速便捷的路徑,向北方前進。
     
    延伸說明一: 探訪黑潮
    延伸說明二: 洋流





  • 瀏覽次數:72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摻了酒精的代用汽油沒有被廣泛使用,主要原因是下列哪個選項?
     
    1. 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 2. 汽車引擎須改裝才能使用 3. 生產成本超過開採石油的成本 4. 爆震程度大於一般無鉛汽油
    回答率:22.11% 回答率:23.10% 回答率:36.62% 回答率:17.75%
     
    正確解答: 3. 生產成本超過開採石油的成本
     
    說  明: 巴西在1970年代為因應石油危機,栽種了大量的甘蔗和樹薯,利用其中所含的糖分或澱粉生產酒精,再將此酒精以10至20%的比例摻入汽油中,作為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於一般汽車引擎。這類汽油比無鉛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較不易產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
     
    延伸說明一: 生質酒精汽油之發展
    延伸說明二: 生質燃料





  • 瀏覽次數:75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全球可劃分為熱帶、溫帶、寒帶三個氣候帶。劃分此三個氣候帶的指標為哪兩條緯線?
     
    1. 本初經線、赤道 2. 赤道、回歸線 3. 回歸線、極圈 4. 國際換日線、赤道
    回答率:10.68% 回答率:48.77% 回答率:35.62% 回答率:4.93%
     
    正確解答: 3. 回歸線、極圈
     
    說  明: 一般而言,以回歸線(緯度23.5度)和極圈(66.5度)為界,南、北兩半球皆可分為熱帶氣候區、溫帶氣候區、寒帶氣候區。
     
    延伸說明一: 北回歸線
    延伸說明二: 行星風系





  • 瀏覽次數:4,139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造成酸雨的主要來源為何?(A)動、植物分解所產生的有機酸 (B)汽機車排放的廢氣(C)牛屁(D)使用非環保冷媒(E)火山的噴發物
     
    1. ABC 2. ABE 3. BCE 4. BCD
    回答率:16.73% 回答率:50.29% 回答率:15.11% 回答率:17.85%
     
    正確解答: 2. ABE
     
    說  明: 酸雨主要自二氧化硫及氧化氮溶於水產生的,火山噴發、植物被分解產生的有機酸及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皆含有酸雨的污染物,而甲烷(牛屁)及氟氯碳化物(非環保冷媒)主要是破壞臭氧層。
     
    延伸說明一: 酸雨的形成
    延伸說明二: 酸雨的形成





  • 瀏覽次數:1,02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關於利用潮汐發電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是利用潮水流動的動能直接發電 2. 利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等退潮有水位差時發電 3. 是由水的位能轉換成電能 4. 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蝕或暴風雨的破壞
    回答率:35.09% 回答率:22.17% 回答率:26.24% 回答率:15.90%
     
    正確解答: 1. 是利用潮水流動的動能直接發電
     
    說  明: 潮汐發電是利用每天漲潮與退潮的水位差,帶動發電機發電,利用海水的重力位能轉換成電能。
     
    延伸說明一: 各式發電比較
    延伸說明二: 潮汐發電





  • 瀏覽次數:99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臺灣島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敘述?
     
    1. 臺灣處於錯動性板塊交界 2. 臺灣東部海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海板塊的範圍 3. 受板塊運動的影響,臺灣島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4. 臺灣島上的沉積地曾多呈傾斜或彎曲,此為地殼變動的證據
    回答率:37.55% 回答率:23.24% 回答率:18.26% 回答率:20.12%
     
    正確解答: 1. 臺灣處於錯動性板塊交界
     
    說  明: 臺灣位於聚合性板塊交界帶,是由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撞擊到歐亞板塊上的亞洲東部,使岩層隆起而慢慢形成的。
     
    延伸說明一: 臺灣五大地形
    延伸說明二: 臺灣地形介紹





  • 瀏覽次數:56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縱貫臺灣島,有「臺灣屋脊」之稱的中央山脈,其形成原因與下列哪個選項"無關"?
     
    1. 造山運動 2. 火山運動 3. 板塊作用 4. 侵蝕作用
    回答率:9.22% 回答率:37.25% 回答率:20.61% 回答率:32.01%
     
    正確解答: 2. 火山運動
     
    說  明: 高聳的中央山脈並非全靠內營力隆起而產生,地勢越高則受到的外營力也更大,地表地貌是內外營力共同作用下的成果,中央山脈之所以高聳是因臺灣位於板塊交界處,聚合推擠之下將地殼抬升而成;故與火山運動無關。
     
    延伸說明一: 花東縱谷上之池上斷層
    延伸說明二: 火山與板塊運動





  • 瀏覽次數:65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臺灣從事哪一種產業活動的經營者,因其產品新鮮而在市場因素的刺激下蓬勃發展?
     
    1. 精緻農業 2. 休閒農業 3. 酪農業 4. 養豬業
    回答率:30.41% 回答率:25.55% 回答率:38.71% 回答率:4.23%
     
    正確解答: 3. 酪農業
     
    說  明: 農民種植牧草或飼料作物,飼養乳牛、羊隻,以供應居民鮮乳或乳製品需求的畜牧方式,稱為酪農業。
     
    延伸說明一: 酪農業
    延伸說明二: 農牧業





  • 瀏覽次數:52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演化中的「用進廢退」理論是解釋生物個體會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試問這個理論是由誰所提出的?
     
    1. 拉馬克 2. 達爾文 3. 法拉第 4. 以上皆非
    回答率:39.04% 回答率:30.96% 回答率:7.50% 回答率:21.54%
     
    正確解答: 1. 拉馬克
     
    說  明: 此理論認為生物個體中經常使用的器官會越來越發達,反之則會逐漸退化,而後天所獲得的改變可以遺傳給下一代。隨著遺傳學日漸發展,目前我們知道體細胞的改變並不能遺傳給下一代。但是拉馬克認為「生物的性狀會改變」此一觀點,仍為大眾所接受。
     
    延伸說明一: 十九世紀演化學說
    延伸說明二: 什麼是遺傳學





  • 瀏覽次數:4,978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臺灣的環境敏感地是政府的哪一個機關負責管理的?
     
    1. 環保局 2. 農委會 3. 衛生局 4. 依類型不同有不同管理機關
    回答率:22.50% 回答率:13.31% 回答率:13.73% 回答率:50.03%
     
    正確解答: 4. 依類型不同有不同管理機關
     
    說  明: 劃分設定環境敏感地區的管理單位是回歸各個事業主管單位,若是有法定地位之環境敏感地區則由主管機關管理;若是無法定管理機關則只在計畫中訂出環境敏感地區,例如沿海保護計畫。
     
    延伸說明一: 環境敏感地劃設原則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59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河川生態系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由於水流較急,所以含氧量較低 2. 食物主要來自河岸兩旁的落葉和斷枝 3. 主要生產者為浮游藻類 4. 常自成一個獨立的生態系,不與其他水體相連
    回答率:16.21% 回答率:38.62% 回答率:34.48% 回答率:10.17%
     
    正確解答: 2. 食物主要來自河岸兩旁的落葉和斷枝
     
    說  明: 水流較急,含氧量較高;主要生產者來自河川兩旁的植物;河川生態系會與其他水體相連,例如與海洋相連形成的河口。
     
    延伸說明一: 臺灣的河川生態系
    延伸說明二: 河川生態簡介





  • 瀏覽次數:94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部分生物因外在環境改變而調整行為模式與生活習性。下列哪個選項和上述外在環境改變的形成最有關係?
     
    1. 沙塵暴頻率增加 2. 工業化程度提高 3. 漁業資源的減少 4. 聖嬰現象發生
    回答率:7.54% 回答率:39.34% 回答率:17.60% 回答率:35.30%
     
    正確解答: 2. 工業化程度提高
     
    說  明: 因為全球暖化,氣溫上升而溫暖區擴大,導致生物作息及棲息地有所改變。全球暖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工業快速發展、過度砍伐及焚燒森林,造成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大量增加。
     
    延伸說明一: 生存模式
    延伸說明二: 都是放屁惹的禍





  • 瀏覽次數:72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中國自1980年進行經濟改革政策,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臺商移民潮也因而一波波湧向該地區,造成臺灣人口變化重大的影響為何?
     
    1. 自然增加率提高 2. 社會增加率提高 3. 自然增加率減少 4. 社會增加率減少
    回答率:6.21% 回答率:38.79% 回答率:17.07% 回答率:37.94%
     
    正確解答: 4. 社會增加率減少
     
    說  明: 移出的多,移入的少,故社會增加率會減少。
     
    延伸說明一: 人口結構其他分析
    延伸說明二: 全球化時代下之臺灣經濟政策思維





  • 瀏覽次數:38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陽明山曾在2005年下雪,請問下雪屬於水循環中的哪一部分?
     
    1. 蒸發 2. 凝結 3. 凝固 4. 降水
    回答率:1.08% 回答率:27.84% 回答率:31.89% 回答率:39.19%
     
    正確解答: 4. 降水
     
    說  明: 下雪為降水的其中一種形式。
     
    延伸說明一: 水循環
    延伸說明二: 雪與霜的形成原理





  • 瀏覽次數:71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哪一項人為因素最可能加速海岸線往外海位移擴張(即陸地增加)之變化?
     
    1. 在河流上游興建水庫 2. 在河流沿岸設置砂石場採砂 3. 砍伐森林,減少山坡的植被 4. 超抽地下水,造成地磐下陷
    回答率:14.55% 回答率:24.64% 回答率:39.77% 回答率:19.45%
     
    正確解答: 3. 砍伐森林,減少山坡的植被
     
    說  明: 上游砍伐森林,減少山坡的植被,經雨水沖刷不斷將泥沙淤積於下游,因此造成海岸線不斷往外擴張。
     
    延伸說明一: 臺灣海岸濕地之類型
    延伸說明二: 海岸線況及變遷





  • 瀏覽次數:66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關於潮汐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每個月大約有兩次大潮、兩次小潮 2. 大潮的滿潮水位較平常高 3. 大潮當天潮差較小 4. 大潮的乾潮水位較平常低
    回答率:19.44% 回答率:25.31% 回答率:39.66% 回答率:15.59%
     
    正確解答: 3. 大潮當天潮差較小
     
    說  明: 月相為朔或望時,呈最高水位的滿潮,故稱大潮;上、下弦月時,呈最低水位的滿潮,故稱小潮。大潮當天滿水位高,乾水位低,因此潮差較大。
     
    延伸說明一: 潮汐的成因
    延伸說明二: 潮汐發電





  • 瀏覽次數:82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風化作用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海蝕平台是風化作用所形成 2. 風化作用是大岩石逐漸崩解成小碎塊的過程 3. 在氣候溫暖潮濕的環境當中,岩石容易與水產生化學反應而逐漸鬆軟 4. 風化作用的最終產物為土壤
    回答率:40.81% 回答率:14.74% 回答率:27.08% 回答率:16.62%
     
    正確解答: 1. 海蝕平台是風化作用所形成
     
    說  明: 海蝕平台主要是侵蝕作用所形成的地形。
     
    延伸說明一: 地表的侵蝕作用
    延伸說明二: 風化作用和土壤





  • 瀏覽次數:47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近半世紀以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顯著增加,此現象對地球環境有何影響?
     
    1. 使世界各地的海水面下降 2. 地表接收到的紫外線大量增加 3. 隕石直接撞擊地表的機率增加 4. 大氣會吸收更多的地表輻射
    回答率:5.39% 回答率:49.78% 回答率:4.96% 回答率:39.87%
     
    正確解答: 4. 大氣會吸收更多的地表輻射
     
    說  明: 工業革命後,人為排放太多溫室氣體,使過多的熱留在地球,過多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溫度上升,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
     
    延伸說明一: 哪些氣體造成溫室效應
    延伸說明二: 溫室效應增強後的影響





  • 瀏覽次數:60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古代志留紀開始有陸生動植物出現,恐龍出現於侏羅紀,哺乳類則出現於第三紀,據此推論,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已足夠保護陸地上的生物免於紫外線的威脅是開始於個時期?
     
    1. 寒武紀 2. 第三紀 3. 侏羅紀 4. 志留紀
    回答率:11.86% 回答率:18.64% 回答率:27.80% 回答率:41.69%
     
    正確解答: 4. 志留紀
     
    說  明: 臭氧層可保護陸地生物免於紫外線的傷害,志留紀時已有陸生生物活動,且往後更有大量陸生生物活動,代表在志留紀時,大氣中已有相當含量的臭氧。
     
    延伸說明一: 大氣層
    延伸說明二: 32億年前地球大氣層的成分





  • 瀏覽次數:4,445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氣候變遷對珊瑚礁生物的影響?
     
    1. 疾病蔓延 2. 增加生物物種 3. 降低生物活動量 4. 維持原狀
    回答率:51.66% 回答率:12.99% 回答率:21.32% 回答率:13.76%
     
    正確解答: 1. 疾病蔓延
     
    說  明: 氣候變遷的另一效應是導致珊瑚礁生物的疾病蔓延,自1980年以來,全球珊瑚礁生物的疾病頻頻發生,科學家發現許多怪異的疾病都與氣候變遷有關。
     
    延伸說明一: 台灣有熱島效應嗎?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4,780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組成土壤的液相成份?
     
    1. 微生物 2. 腐植質 3. 水分溶液 4. 氧化物
    回答率:14.33% 回答率:17.78% 回答率:54.64% 回答率:13.02%
     
    正確解答: 3. 水分溶液
     
    說  明: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及氣相物質所構成的多項組合。液相成分是指土壤中的水分溶液,氣相成分係指土壤孔隙率扣除液相成分的氣體。
     
    延伸說明一: 土壤的顏色為什麼會不一樣呢?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895
  • 發表時間:2012/08/20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對於生態系的描述是正確的?
     
     
    正確解答: . 生態系統內質量會循環
     
    說  明: 生態系中質量的轉變為封閉式的循環,能量為開放式流動,為一連串的退化,經過每一次轉換,大約有80~90%之能量會損失為熱能。能量的流動,並非呈現一條線型的鏈,是非常複雜的食物網。
     
    延伸說明一: 能量流依循環熱力學定律
    延伸說明二: 食物鏈與能量流





  • 瀏覽次數:36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潮間帶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位於滿乾潮之間的地帶 2. 提供人們養殖、遊憩與觀光的主要場所 3. 生物能適應短暫缺水及陽光曝晒 4. 此地生態系的生產力,與其它生態系相較,生產力偏低
    回答率:17.71% 回答率:25.71% 回答率:12.86% 回答率:41.43%
     
    正確解答: 4. 此地生態系的生產力,與其它生態系相較,生產力偏低
     
    說  明: 潮間帶的單位面積生產力非常的高,岩岸水域成為海洋生物種類最繁複,生產力最高的區域之一。
     
    延伸說明一: 潮間帶生物資源
    延伸說明二: 澎湖的潮間帶





  • 瀏覽次數:5,087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政府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用是針對下列何者呢?
     
    1. 從使用汽車的頻率來收錢 2. 隨油品銷售徵收 3. 算家裡有多少車輛來收錢 4. 從菸品裡面來收錢
    回答率:18.51% 回答率:52.95% 回答率:15.33% 回答率:12.72%
     
    正確解答: 2. 隨油品銷售徵收
     
    說  明: 固定污染源(工廠)依其排放空氣污染物之種類及數量向污染源之所有人徵收。 移動污染源(汽機車)依其排放空氣污染物之種類及數量,隨著油品的銷售徵收。
     
    延伸說明一: 空污法第十六條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49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臺灣有「水果王國」的美名,主要受到下列哪兩大因素的影響?
     
    1. 緯度、地形 2. 地形、雨量 3. 雨量、土壤 4. 緯度、土壤
    回答率:42.71% 回答率:26.32% 回答率:19.64% 回答率:10.73%
     
    正確解答: 1. 緯度、地形
     
    說  明: 水果種類繁多,如熱帶水果有香蕉、鳳梨、芒果,溫帶水果有蘋果、水蜜桃、梨等。
     
    延伸說明一: 熱帶果樹
    延伸說明二: 果樹栽培





  • 瀏覽次數:488
  • 發表時間:2012/08/20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非游離輻射正確的描述?
     
     
    正確解答: . 能量較低
     
    說  明: 波長較長,能量較低,頻率較低不足以造成任何反應的輻射,統稱之為「非游離輻射」,例如陽光、紫外線燈等。動物細胞不會因此被殺死,但可能會產生變異,現階段採保守的態度面對。
     
    延伸說明一: 游離輻射與非游離輻射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4,591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種類型的土壤最為貧瘠?
     
    1. 紅土 2. 黑土 3. 黃土 4. 綠土
    回答率:54.57% 回答率:15.53% 回答率:16.27% 回答率:13.52%
     
    正確解答: 1. 紅土
     
    說  明: 紅色的土壤為已經化育很老(幾十萬年以上),土壤中僅剩餘氧化鐵、鋁等性質者,土壤肥力很低。如桃園縣埔心、南投縣埔里、屏東縣老埤等臺地之紅壤。
     
    延伸說明一: 土壤分類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4,737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空氣中懸浮粒子是一個一個的小小粒子,下列何者是微粒的物質?
     
    1. 花粉 2. 水氣 3. 氧氣 4. 氟氯碳化物
    回答率:54.56% 回答率:12.80% 回答率:14.29% 回答率:18.09%
     
    正確解答: 1. 花粉
     
    說  明: 微粒是指細小粒狀的物質大小約0.1mm~5mm(mm是長度的單位,叫做公釐,10mm等於1cm),花粉是屬於微粒的類型。氧氣、氟氯碳化物是氣體,並不是顆粒狀的。
     
    延伸說明一: 主要的空氣污染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82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對於蕨類植物的描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煤炭由蘚苔植物形成 2. 臺灣水韭為特有蕨類植物 3. 不屬於維管束植物 4. 產生孢子與種子隨風繁殖
    回答率:7.51% 回答率:42.68% 回答率:16.02% 回答率:33.42%
     
    正確解答: 2. 臺灣水韭為特有蕨類植物
     
    說  明: 松葉蕨、石松、木賊、羊齒植物(真蕨)這四類不形成種子的低等維管束植物,是石炭紀時期陸地森林的的優勢植物,形成目前地球上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這四類植物在石炭紀時期所形成的廣大森林被稱為煤林;蕨類植物屬於維管束植物,會產生孢子隨風繁殖,不會產生種子。
     
    延伸說明一: 植物資料庫
    延伸說明二: 臺灣物種名錄





  • 瀏覽次數:58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藍綠菌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化石,試問是距今約幾億年前呢?
     
    1. 30億 2. 35億 3. 40億 4. 45億
    回答率:6.32% 回答率:43.86% 回答率:25.44% 回答率:23.86%
     
    正確解答: 2. 35億
     
    說  明: 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化石,是距今約35億年前的藍綠菌,是會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會釋出氧氣,並使得大氣組成發生巨大改變。
     
    延伸說明一: 藍綠藻
    延伸說明二: 陸生藍綠藻人工栽培





  • 瀏覽次數:49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冬季臺灣附近洋流及對海水溫度影響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東部有黑潮主流經過 2. 臺灣海峽西側有冷海水向南流入 3. 南部因受到西南季風吹拂,因此海水向北流入臺灣海峽 4. 西北部的海水溫度較東部或南部低
    回答率:21.83% 回答率:17.46% 回答率:41.37% 回答率:19.33%
     
    正確解答: 3. 南部因受到西南季風吹拂,因此海水向北流入臺灣海峽
     
    說  明: 冬季時盛行東北季風,使高緯度地區的海水由北向南流入臺灣海峽。
     
    延伸說明一: 洋流
    延伸說明二: 沿海潮汐與洋流





  • 瀏覽次數:78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觀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 物質可在生物與非生物間循環 2. 細菌在物質循環上可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3. 以生物屍體為食的物種,有助於物質循環 4. 進入生物體的物質均可被生物所利用、分解及排除
    回答率:19.84% 回答率:14.91% 回答率:18.24% 回答率:46.34%
     
    正確解答: 4. 進入生物體的物質均可被生物所利用、分解及排除
     
    說  明: 進入生物體的物質不一定可被生物所利用、分解及排除。
     
    延伸說明一: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延伸說明二: 食物鏈





  • 瀏覽次數:53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翡翠樹蛙藉著保護色能逃避天敵的捕食,請問形成保護色的演化機制是什麼呢?
     
    1. 性狀有差異,經天擇的結果 2. 性狀有差異,經人擇的結果 3. 天擇後,經性狀改變的結果 4. 人擇後,經性狀改變的結果
    回答率:44.68% 回答率:7.93% 回答率:42.94% 回答率:4.26%
     
    正確解答: 1. 性狀有差異,經天擇的結果
     
    說  明: 翡翠樹蛙是臺灣特有的兩生類,體色為綠色,和棲息地的顏色非常相似,稱為保護色;此為依據達爾文天擇說,翡翠樹蛙族群具性狀差異後,因體色為綠色且適應環境,而為天擇的生存者。
     
    延伸說明一: 臺灣生態系
    延伸說明二: 臺灣自然環境





  • 瀏覽次數:54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對於兩生類之描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成體用肺呼吸、幼體用腮呼吸 2. 蛙與蟾蜍屬此分類 3. 皮膚可防止水分散失 4. 蟾蜍有毒腺可以分泌毒素
    回答率:24.53% 回答率:17.17% 回答率:44.15% 回答率:13.58%
     
    正確解答: 3. 皮膚可防止水分散失
     
    說  明: 兩生類無法有效防止體內水分散失。
     
    延伸說明一: 認識生態學
    延伸說明二: 生物與環境





  • 瀏覽次數:97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石化、鋼鐵、造紙等產業的生產過程中,常需耗費大量的能源,為了節約成本,廠商大多會建造下列哪種設備?
     
    1. 小型核電廠 2. 汽電共生設備 3. 風力發電設備 4. 太陽能發電設備
    回答率:16.72% 回答率:43.89% 回答率:9.93% 回答率:29.05%
     
    正確解答: 2. 汽電共生設備
     
    說  明: 石化、鋼鐵、造紙等產業的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為了節省耗電成本,於是自行建造小型的發電組,利用蒸氣來發電,發電後剩餘的水蒸汽可再提供生產過程所需,同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熱可再回收,用來發電,此種發電方式稱為汽電共生。
     
    延伸說明一: 淺談汽電共生系統
    延伸說明二: 汽電共生與燃料電池技術





  • 瀏覽次數:56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大氣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水氣能調節地球表面的溫度 2. 二氧化碳所佔比例比氧氣少 3. 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物 4. 溫室氣體會吸收紫外線使地球產生溫室效應
    回答率:7.48% 回答率:25.61% 回答率:20.37% 回答率:46.36%
     
    正確解答: 4. 溫室氣體會吸收紫外線使地球產生溫室效應
     
    說  明: 溫室效應是因溫室氣體吸收地表放出的紅外線所引起的。
     
    延伸說明一: 氧氣和二氧化碳
    延伸說明二: 氣象常識





  • 瀏覽次數:35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描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分為2種層次 2. 生物種類多就是生物多樣性 3. 提供生物棲息環境種類分為生態系多樣性 4. 同一物種遺傳性狀差異則為遺傳多樣性
    回答率:45.87% 回答率:21.65% 回答率:20.80% 回答率:11.11%
     
    正確解答: 1. 分為2種層次
     
    說  明: 生物多樣性分為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多樣性3個層次。
     
    延伸說明一: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延伸說明二: 生物多樣性





  • 瀏覽次數:51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生物的演化描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最古老化石為藍綠藻 2. 距今54億年前之後的地質年代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與新生代 3. 中生代的代表生物為三葉蟲 4. 恐龍的滅絕為距今6億5千萬年前發生
    回答率:45.56% 回答率:21.10% 回答率:16.96% 回答率:15.98%
     
    正確解答: 1. 最古老化石為藍綠藻
     
    說  明: 距今57億年前之後的地質年代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古生代的代表生物為三葉蟲;恐龍的滅絕為距今6千5百萬年前發生。
     
    延伸說明一: 生物的演化
    延伸說明二: 藍綠藻的美麗與憂慮





  • 瀏覽次數:72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組成,下列哪個論述是"錯誤"的?
     
    1. 遺傳多樣性 2. 棲息地多樣性 3. 生態系多樣性 4. 物種多樣性
    回答率:31.64% 回答率:45.34% 回答率:13.70% 回答率:8.76%
     
    正確解答: 2. 棲息地多樣性
     
    說  明: 生物多樣性的組成包含三層次: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多樣性。人類可以從多樣的生物資源中尋得解決糧食問題的方法;研究地球多樣生態環境中的物種及其遺傳物質間的差異,以作為保育的依據。
     
    延伸說明一: 生物多樣性
    延伸說明二: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 瀏覽次數:4,672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不是主要造成臺灣水資源減少的主要因素?
     
    1. 超抽地下水 2. 雨水酸化 3. 水庫淤積 4. 濫用水資源
    回答率:14.29% 回答率:56.36% 回答率:15.94% 回答率:13.28%
     
    正確解答: 2. 雨水酸化
     
    說  明: 超抽地下水、濫用水資源或是由於山坡地沒有做好水土保持,使得泥沙淤積,水庫容量減少,水源就會不足以供大家使用。因此臺灣在旱季時常會聽到水荒的情況。
     
    延伸說明一: 全球水荒問題
    延伸說明二: 台灣的水庫與水資源





  • 瀏覽次數:50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生態系中生物的組成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生態系各種生物區分為生產者、消費者二大類 2. 生產者能自行製造養分 3. 消費者必須攝食其它生物並加以消化、吸收才能獲取養分 4. 清除者也是消費者的一種
    回答率:46.50% 回答率:19.96% 回答率:16.46% 回答率:17.08%
     
    正確解答: 1. 生態系各種生物區分為生產者、消費者二大類
     
    說  明: 生態系中各種生物區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大類。
     
    延伸說明一: 生物圈
    延伸說明二: 臺灣河川生態系





  • 瀏覽次數:4,525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溫室效應的正確描述?
     
    1. 因火山甦醒噴發所造成 2. 臭氧層薄化造成 3. 空氣中懸浮物造成保溫效應 4. 部份熱量被關在地球
    回答率:11.80% 回答率:16.83% 回答率:14.77% 回答率:56.52%
     
    正確解答: 4. 部份熱量被關在地球
     
    說  明: 溫室效應的原理就如同一座種花的溫室,陽光部分的能量會留在大氣圈內維持圈內的溫度,部份會經大氣層反射至外太空。
     
    延伸說明一: 什麼是溫室效應?
    延伸說明二: 地球發燒了





  • 瀏覽次數:56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大氣層是保護地球的一大功臣,有關大氣層的重要性,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可阻擋所有宇宙射線和紫外線的入侵 2. 可幫助地表維持適當的溫度 3. 大氣環流具有調節氣候的功能 4. 可阻擋隕石直接撞地球
    回答率:45.07% 回答率:11.13% 回答率:15.51% 回答率:27.92%
     
    正確解答: 1. 可阻擋所有宇宙射線和紫外線的入侵
     
    說  明: 大氣層可阻擋宇宙射線和紫外線的入侵,但仍有微量紫外線可到達地表。
     
    延伸說明一: 大氣層
    延伸說明二: 32億年前地球大氣層的成分





  • 瀏覽次數:63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生物累積作用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生態系中謀些無法被生物分解的毒物,在食物鏈中層層累積的過程 2. 生態系中若無分解者,將造成生物遺體的累積 3. 大氣中累積了許多的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 4. 生物累積了許多變異後,促成新物種的形成
    回答率:46.27% 回答率:18.18% 回答率:27.11% 回答率:8.44%
     
    正確解答: 1. 生態系中謀些無法被生物分解的毒物,在食物鏈中層層累積的過程
     
    說  明: 有些有毒污染物進入生物體後,無法被生物的代謝作用排出體外,而堆積在生物體內。這些毒物藉由食物鏈的傳遞,層級越高的消費者便會累積越多的有毒物質,此現象稱為生物累積作用。
     
    延伸說明一: 臺灣的環境污染
    延伸說明二: 環境毒物名詞解釋





  • 瀏覽次數:81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生物分類系統描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以7個階層分類 2. 分類階層越高種類越多 3. 越低階種類越少但越相近 4. 外表相似即代表物種相近
    回答率:15.23% 回答率:22.84% 回答率:15.36% 回答率:46.19%
     
    正確解答: 4. 外表相似即代表物種相近
     
    說  明: 外表相似不代表物種相近。
     
    延伸說明一: 近代的生物分類
    延伸說明二: 分子生物學簡介





  • 瀏覽次數:98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若赤道附近海域的鹽度偏低,請問其蒸發量與降水量的關係應為下列哪個選項?
     
    1. 蒸發量小於降水量 2. 蒸發量等於降水量 3. 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4. 沒影響
    回答率:45.82% 回答率:12.73% 回答率:37.16% 回答率:4.18%
     
    正確解答: 1. 蒸發量小於降水量
     
    說  明: 蒸發會使水量減少,降水則增加水量,若蒸發量小於降水量,總水量增加,鹽度則降低。
     
    延伸說明一: 什麼是蒸發冷卻?
    延伸說明二: 蒸發散





  • 瀏覽次數:69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臺灣的地質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張裂處 2. 因板塊活動劇烈使臺灣地震頻繁 3. 因板塊活動讓臺灣島持續上升 4. 臺灣的山脈多呈同一走向與板塊運動有關
    回答率:46.93% 回答率:8.63% 回答率:26.46% 回答率:16.37%
     
    正確解答: 1.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張裂處
     
    說  明: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互相擠壓,形成的聚合性板塊邊界上。
     
    延伸說明一: 大地構造
    延伸說明二: 全臺大地震





  • 瀏覽次數:62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臺灣地區地貌變化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岩層呈水平狀態分布 2. 岩石變質作用明顯 3. 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都在持續增高 4. 地層抬升,連帶加速了河流的侵蝕速率
    回答率:46.79% 回答率:15.32% 回答率:22.90% 回答率:14.17%
     
    正確解答: 1. 岩層呈水平狀態分布
     
    說  明: 地層受到強烈擠壓,不易維持水平狀態。
     
    延伸說明一: 臺灣島隆起的爭議
    延伸說明二: 臺北地質形成的故事





  • 瀏覽次數:63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影響臺灣氣候的氣團主要有太平洋海洋氣團和西伯利亞(蒙古)大陸氣團,關於這兩個氣團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夏季主要受到太平洋海洋氣團的影響 2. 太平洋海洋氣團為溫暖潮濕的氣團 3. 冬季主要受到西伯利亞(蒙古)大陸氣團的影響 4. 西伯利亞(蒙古)大陸氣團自源地形成後,其性質不隨地點而改變
    回答率:9.02% 回答率:20.77% 回答率:23.19% 回答率:47.02%
     
    正確解答: 4. 西伯利亞(蒙古)大陸氣團自源地形成後,其性質不隨地點而改變
     
    說  明: 氣團形成後,通常都會離開氣團源地,因此其性質會隨著所經過的地理環境而改變。
     
    延伸說明一: 氣團
    延伸說明二: 夏季季風





  • 瀏覽次數:74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日本於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規模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試問地震發生處的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類型為何?
     
    1. 為張裂性交界 2. 為錯動性交界 3. 為聚合性交界 4. 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回答率:17.26% 回答率:29.35% 回答率:46.88% 回答率:6.39%
     
    正確解答: 3. 為聚合性交界
     
    說  明: 日本於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規模地震,是由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的運動所導致,太平洋板塊在日本海溝衝入日本下方,並向西侵入歐亞板塊,正是運動過程中的能量釋放引發此次大地震。因此可知太平洋板塊隱沒於歐亞板塊之下,故應為聚合性板塊交界。
     
    延伸說明一: 地震百科
    延伸說明二: 天然災害災防問答集





  • 瀏覽次數:39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針對「大氣層」的描述,哪個選項完全正確?
     
    1. 雷電、彩虹、雪都出現在平流層 2. 極光發生在中氣層 3. 距離地表約20-25公里處,臭氧含量最多 4. 大氣中最低溫,出現在對流層
    回答率:17.69% 回答率:11.28% 回答率:46.67% 回答率:23.33%
     
    正確解答: 3. 距離地表約20-25公里處,臭氧含量最多
     
    說  明: (1)一般常見的彩虹、雨、雪、霧、閃電和雷等天氣現象,大多發生在對流層。(2)流星、極光都發生在增溫層,人造衛星也大致在這個此區繞地球運轉。來自太陽的輻射第一個會接觸到熱氣層,因此對地球生物而言,它是是第一道攔截太陽極紫外(EUV)光子的保護層。(3)大氣中最低的溫度出現在中氣層。
     
    延伸說明一: 大氣的分層
    延伸說明二: 地球上層大氣發生奇怪的沈縮現象





  • 瀏覽次數:1,52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造成北極海永久冰層融化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個選項?
     
    1. 人類大量砍伐森林 2. 大量興建核能發電廠供電 3. 出門均以車代步 4.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回答率:16.61% 回答率:47.27% 回答率:27.48% 回答率:8.51%
     
    正確解答: 2. 大量興建核能發電廠供電
     
    說  明: 使用核能發電廠主要造成地域性的土壤破壞,並非導致全球暖化冰層融解之原因。
     
    延伸說明一: 北極冰融全球暖化
    延伸說明二: 核能發電





  • 瀏覽次數:4,726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哪一個化學物質使鹽巴帶有苦味?
     
    1. 氯化鎂 2. 氯化鈣 3. 氯化鉀 4. 氯化碘
    回答率:57.93% 回答率:12.82% 回答率:14.77% 回答率:14.39%
     
    正確解答: 1. 氯化鎂
     
    說  明: 海水中主要的成分是氯與鈉的元素,而我們食用來自海洋的鹽巴,將海水直接蒸發後得到粗鹽,粗鹽成分中有氯化鎂,將粗鹽精緻要用碳酸鈉將來自氯化鎂的苦味去除。
     
    延伸說明一: 海洋化學資源的妙用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45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臺灣位於板塊聚合帶,下列哪種地形"不會"出現在臺灣本島?
     
    1. 摺皺 2. 斷層 3. 裂谷 4. 變質岩
    回答率:26.86% 回答率:8.13% 回答率:46.95% 回答率:17.16%
     
    正確解答: 3. 裂谷
     
    說  明: 裂谷是張裂性板塊的構造。
     
    延伸說明一: 臺灣地區板塊運動與地震活動
    延伸說明二: 火成岩





  • 瀏覽次數:1,09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對外來種實施生物防治,應注意下列哪種情況?
     
    1. 入侵物種的適應性 2. 避免入侵物種滅絕 3. 天敵在新棲息地的存活率 4. 控制非靶標物種的繁殖
    回答率:14.04% 回答率:18.54% 回答率:19.57% 回答率:47.10%
     
    正確解答: 4. 控制非靶標物種的繁殖
     
    說  明: 缺乏天敵的抑制是入侵物種之所以猖獗的重要原因,因此負責生物防治的科學家常常到入侵生物的原鄉去取得天敵,將之引進入侵物種的新棲息地,以期壓制入侵物種。有效的天敵通常也要能在新棲息地中存活與適應,而且具有種別性。換言之,天敵和我們的靶標物種最好是一對一的關係,才不會影響到(誤傷)非靶標物種。
     
    延伸說明一: 臺灣生物防治的發展
    延伸說明二: 強勢外來物種的威脅





  • 瀏覽次數:89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臺北赤蛙為赤蛙科中體型最小的種類,近年來卻瀕臨絕種,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個選項?
     
    1. 因為肉質鮮美,被人類大量捕捉 2. 農藥及水域的污染 3. 不敵外來種的生物 4. 氣候變遷
    回答率:4.01% 回答率:47.94% 回答率:36.12% 回答率:11.24%
     
    正確解答: 2. 農藥及水域的污染
     
    說  明: 臺北赤蛙主要分布於未受污染的丘陵級平原沼澤區,數量遞減的主要原因為農藥的使用及水域的污染。
     
    延伸說明一: 臺北赤蛙
    延伸說明二: 農藥簡介





  • 瀏覽次數:1,08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面對日益增加的垃圾所造成的問題,下列何者對減少垃圾的量最有幫助?
     
    1. 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2. 以紙類製品代替塑膠製品 3. 建造焚化爐,減少垃圾體積 4. 惜物惜福,減少垃圾的產生
    回答率:44.17% 回答率:2.46% 回答率:4.55% 回答率:47.96%
     
    正確解答: 4. 惜物惜福,減少垃圾的產生
     
    說  明: 提出綠色消費4R的目的是為要垃圾減量資源化和減少資源的消耗;4R:Refuse(拒用)、Reduce(減量)、Reuse(重複使用)、Recycle(回收)。
     
    延伸說明一: 固態廢棄物衍生燃料技術簡介
    延伸說明二: 廢棄物清理法





  • 瀏覽次數:4,431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你認為下列何者行為是工廠將應負的成本責任轉嫁給社會大眾?
     
    1. 工廠生產可回收產品 2. 工廠將處理好的廢氣排出 3. 工廠將廢棄物運往焚化廠處理 4. 排出未處理的廢水
    回答率:14.57% 回答率:13.87% 回答率:12.04% 回答率:59.31%
     
    正確解答: 4. 排出未處理的廢水
     
    說  明: 將未處理的廢水排出是工廠將應負責成本的責任轉移給社會大眾,因為排放廢水的污染是來自於企業(工廠),因此廢水處理的成本應該是由企業(工廠)來承擔此部分的環境成本。
     
    延伸說明一: 環境成本會計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46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生質能源與化石能源的比較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生質能源形成的速率較化石能源慢 2. 生質能源是儲存太陽光能而來,化石能源則是儲存地底熱能而得 3. 生質能源不須加工就可使用,化石能源則須加工才能使用 4. 化石能源的形成都要經過複雜的地質作用,生質能源則否
    回答率:8.83% 回答率:26.05% 回答率:15.89% 回答率:48.57%
     
    正確解答: 4. 化石能源的形成都要經過複雜的地質作用,生質能源則否
     
    說  明: 化石能源是經長久的地質化學作用形成的,開採耗盡後,短時間內無法由原地繼續供應。相對的生質能源則是將生物或生物廢料,以原始狀態或經加工轉化之後,取來作為能源,這種能源只需要經採收或某些製造的程序,就可供人類使用。
     
    延伸說明一: 生質與再生能源
    延伸說明二: 生質燃料





  • 瀏覽次數:71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在食物鏈中若無初級消費者,則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敘述?
     
    1. 生產者可以無限制地繁殖 2. 生產者將因過度繁殖,致使資源不足而減少 3. 二級消費者大量繁殖 4. 二級消費者將因過度繁殖而導致食物分配不足
    回答率:12.71% 回答率:47.57% 回答率:10.14% 回答率:29.14%
     
    正確解答: 2. 生產者將因過度繁殖,致使資源不足而減少
     
    說  明: 沒有了初級消費者,生產者將會毫無天敵大量繁衍,但到達一定數量後,將會因為種類過多而產生資源上的競爭又減少。
     
    延伸說明一: 認識生態學
    延伸說明二: 生物與環境





  • 瀏覽次數:68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污水不當排入水庫後,造成水庫出現藻類過度滋生,此現象主要是因為水庫水質產生哪種變化?
     
    1. 酸性增加 2. 含氧量增加 3. 重金屬增加 4. 磷化物增加
    回答率:6.50% 回答率:28.21% 回答率:17.28% 回答率:47.86%
     
    正確解答: 4. 磷化物增加
     
    說  明: 水域優養化的程度可以作為水污染的指標,優養化是指水域中所含養分,隨著時間逐漸增加的一種過程,若排泄物、肥料等未經處理便流入水中就會加速優養化。
     
    延伸說明一: 水質優養化
    延伸說明二: 優養化危機-環境資訊互動網





  • 瀏覽次數:90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兩物種間的生態關係,其中一種生物會因這個關係而獲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方的生物在這個關係中,並沒有獲得任何益處,請問是屬於競爭中的何種狀態?
     
    1. 寄生 2. 互利共生 3. 片利共生 4. 以上皆非
    回答率:15.34% 回答率:14.43% 回答率:49.55% 回答率:19.77%
     
    正確解答: 3. 片利共生
     
    說  明: 寄生是指一種生物生於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並從後者攝取養分以維持生活的現象。互利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雙方都能獲得好處者;片利共生是指某兩物種間的生態關系,其中一種生物會因這個關係而獲得生存上的利益,但另一方的生物在這個關係中,並沒有獲得任何益處,但也沒有獲得任何害處,只是帶動對方去獲取利益。
     
    延伸說明一: 種間競爭模式
    延伸說明二: 生物因子間的交互作用





  • 瀏覽次數:97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臺灣林業在民國60年代為砍伐高峰期,隨後在民國80年代開始,所需木材多仰賴進口。導致此種轉變的主要因素為下列哪個選項?
     
    1. 森林砍伐殆盡 2. 木材需求量大 3. 全球氣候暖化 4. 森林保育是重要的
    回答率:30.29% 回答率:11.11% 回答率:9.12% 回答率:48.43%
     
    正確解答: 4. 森林保育是重要的
     
    說  明: 過去林業在臺灣佔有重要地位,木材外銷曾為臺灣賺取巨額的外匯收入。政府的林業政策因過度砍伐而調整,強調森林保育及休閒遊憩上的價值。
     
    延伸說明一: 臺灣森林的變遷與現狀
    延伸說明二: 臺灣土地利用之環境問題





    } } 累計瀏覽人數:881377人 今天瀏覽人數:1902人
  • 瀏覽次數:71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氣候與人類生活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中國人建屋習慣座南朝北,以收冬暖夏涼之效 2. 冬季寒潮來襲,可能造成農民損失慘重 3. 新竹風勢強勁,所以以風乾法製造米粉 4. 蘭嶼居民將房子建在低於海平面處是為了阻擋強勁的海風
    回答率:49.01% 回答率:12.36% 回答率:16.62% 回答率:21.88%
     
    正確解答: 1. 中國人建屋習慣座南朝北,以收冬暖夏涼之效
     
    說  明: 座北朝南的房子,冬季可阻擋東北季風,夏季可接受西南季風和東南風。
     
    延伸說明一: 中國人的風水觀念
    延伸說明二: 季風雨林區





  • 瀏覽次數:4,574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地球上超過70%的面積被水覆蓋,但能有效利用的水資源不超過多少比例呢?
     
    1. 0.25% 2. 3.00% 3. 0.1% 4. 0.03%
    回答率:12.71% 回答率:13.98% 回答率:59.25% 回答率:13.94%
     
    正確解答: 3. 0.1%
     
    說  明: 雖然地球上有超過70%的面積被水覆蓋,但是絕大多數都屬於海洋鹹水,而陸地生物生存需要的卻是淡水,真正能利用的地表水淡水資源卻不超過0.1%。
     
    延伸說明一: 海洋生態系
    延伸說明二: 水資源的分佈





  • 瀏覽次數:51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關被子植物的描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又稱為開花植物 2. 僅可分為雙子葉單一物種 3. 雙子葉植物花瓣為3的倍數 4. 單子葉植物花瓣為4、5的倍數
    回答率:49.30% 回答率:24.85% 回答率:13.92% 回答率:10.93%
     
    正確解答: 1. 又稱為開花植物
     
    說  明: 被子植物分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而單子葉植物的花瓣為3的倍數,而雙子葉植物的則為4或5的倍數。
     
    延伸說明一: 臺灣的特有被子植物
    延伸說明二: 被子植物





  • 瀏覽次數:87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有一個食物網包含草、蟋蟀、老鼠、蛇、老鷹,比較上述不同生物的特性及所含總能量多寡,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敘述?
     
    1. 老鼠為蛇和鷹的食物來源,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多 2. 蟋蟀個體最小,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少 3. 鷹是最高階的消費者,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多 4. 草是生產者,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多
    回答率:9.83% 回答率:11.14% 回答率:28.67% 回答率:49.64%
     
    正確解答: 4. 草是生產者,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多
     
    說  明: 草都是生產者,在此3條食物鏈,草→老鼠→蛇→鷹;草→老鼠→鷹;草→蟋蟀→青蛙→鷹之每條食物鏈中所含的總能量都最高;鷹都是最高級消費者,在每條食物鏈中所含的總能量都最低。
     
    延伸說明一: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延伸說明二: 食物鏈





  • 瀏覽次數:126
  • 發表時間:2012/11/28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有關「氣壓」的敘述,哪個選項完全正確?
     
     
    正確解答: . 「等壓線圖」呈封閉圓滑曲線圖
     
    說  明: (1)通常等壓線的間距為4個百帕。(2)等壓線的疏密程度可推測風速的大小,等壓線較密集的區域,表示氣壓變化較大,風速通常也較大。(3)北半球低壓中心附近的空氣則是以逆時鐘方向流入。
     
    延伸說明一: 冬季高氣壓的威力
    延伸說明二: 請問如何由天氣圖辨識風力大小?





  • 瀏覽次數:4,920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概念知識
  • 題目: 下列何者是土石流的特徵?
     
    1. 表面流速慢,下面流速快 2. 表面流速快,下面流速慢 3. 泥沙濃度低 4. 衝擊力不大
    回答率:19.80% 回答率:59.20% 回答率:10.47% 回答率:10.14%
     
    正確解答: 2. 表面流速快,下面流速慢
     
    說  明: 土石流特徵:(1)流動速度快、泥砂濃度高、沖蝕力強、衝擊力大;(2)土石流表面流動速度快,而土石流下面流動速度較慢;(3)土石流的前端隆起、流量大;(4)土石流中石礫的分布多為大石頭在上、小石頭在下。
     
    延伸說明一: 土石流
    延伸說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