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1,01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造成農業經營出現區域專業化的主因是下列哪個選項?
     
    1. 生產技術進步 2. 交通革新 3. 市場需求下降 4. 氣候環境變遷
    回答率:48.29% 回答率:29.62% 回答率:8.84% 回答率:12.85%
     
    正確解答: 2. 交通革新
     
    說  明: 交通運輸改善之後,促使貿易往來方便,更易互通有無,因此容易促成區域專業化。
     
    延伸說明一: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延伸說明二: 行政院經建會--精緻農業





  • 瀏覽次數:1,03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熱帶國家人們的工作節奏比溫帶地區者來得緩慢,休息次數也較多;有人推論,熱帶與溫帶工作者精力與效率上的差異,是因為氣候條件不同所致。」上述看法比較接近哪一種地理觀點?
     
    1. 環境決定論 2. 環境可能論 3. 環境協調論 4. 環境生態論
    回答率:37.99% 回答率:16.21% 回答率:18.36% 回答率:26.56%
     
    正確解答: 1. 環境決定論
     
    說  明: 環境決定論認為人類的活動及現象,是受到自然環境控制和影響。本題敘述認為熱帶國家因為氣候的條件導致工作效率異於溫帶國家,故屬於環境決定論的範疇。
     
    延伸說明一: 環境決定論與區域地理
    延伸說明二: 現代地理學的歷史淵源





  • 瀏覽次數:1,40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臺灣目前生態農業日益興盛的原因,最主要是哪些社會變遷的結果?
     
    1. 開始注重生態永續發展 2. 追求健康飲食方式 3. 農業用地面積的減少 4. 農業產銷策略的變更
    回答率:38.38% 回答率:14.99% 回答率:30.56% 回答率:15.57%
     
    正確解答: 3. 農業用地面積的減少
     
    說  明: 與生態農業無直接關係,且目前臺灣糧食自給率低,只有38%(2010年數據)。
     
    延伸說明一: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延伸說明二: 農田生態系





  • 瀏覽次數:97
  • 發表時間:2012/11/28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過去幾十年來北非和西亞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下列哪個因素是造成此問題日益嚴重的最主要原因?
     
     
    正確解答: . 降雨量變化率增大
     
    說  明: 西亞和北非屬於乾燥氣候,降雨變率相當大;此區除生產石油的地區之外,其它地區仍維持著傳統的農牧生活,製造業不甚發達;戰亂衝突加劇與水資源需求量增減的關係並不密切。
     
    延伸說明一: 珍惜水資源
    延伸說明二: 水資源教育館





  • 瀏覽次數:1,09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森林的採伐會造成水土流失現象,許多開發中國家因為經濟上的壓力而過度墾殖,造成水土流失嚴重。請問位於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區的開發中國家,其墾殖後之河川與墾殖前相比,"最不可能"出現下列哪種變化?
     
    1. 一年中河川最高與最低水位之差值變大 2. 冬季時河水平均流速變快 3. 夏季時河水平均流量變多 4. 豪雨時洪峰到達時間縮短
    回答率:12.29% 回答率:30.81% 回答率:39.70% 回答率:16.73%
     
    正確解答: 3. 夏季時河水平均流量變多
     
    說  明: 全球的過度開發山林會引發水土流失,而非加劇氣候變化。因為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夏乾冬雨,夏季為乾季,因此流量增加的機率不大。
     
    延伸說明一: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延伸說明二: 土壤資源及污染





  • 瀏覽次數:1,20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報載七星山夢幻湖因為水文狀況改變,導致陸生植被侵入,使原生活在湖中的台灣水韭數量越來越少。下列哪一種現象與前述現象最相近?
     
    1. 溪頭森林遊樂區中,松材線蟲對柳杉林的危害 2. 演化的過程中,魚類先演化出兩生類再演化出爬蟲類 3. 某地先有地衣,一段時間後長出地錢,最後形成草原 4. 在同一生態系中,DDT的濃度在較高級的消費者身上較高
    回答率:35.63% 回答率:12.82% 回答率:40.88% 回答率:10.59%
     
    正確解答: 3. 某地先有地衣,一段時間後長出地錢,最後形成草原
     
    說  明: 夢幻湖為沼澤地,屬於消長過程中的過渡群集。因為水文狀況(環境)的改變而導致陸生植物入侵,可以推論夢幻湖因淤積導致面積逐漸減小中。因為原本地衣存在在裸露的岩石上,但是經過地衣的作用慢慢產生土壤(環境從岩石漸漸變成土壤),而使得地錢等蘚苔植物出現取代地衣成為優勢種。
     
    延伸說明一: 生態系統消長
    延伸說明二: 「生態水池適用植物」列表





  • 瀏覽次數:1,50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日本、臺灣和菲律賓,都有許多地理學者針對海階地形進行研究。這些研究有助於釐清下列哪一項環境變遷議題?
     
    1. 西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發生週期 2. 東亞地區活斷層的等級區分與空間分布 3. 近一萬年來西太平洋海水面下降的程度 4. 西太平洋洋流系統流速變化週期的分析
    回答率:16.56% 回答率:29.46% 回答率:41.82% 回答率:11.41%
     
    正確解答: 3. 近一萬年來西太平洋海水面下降的程度
     
    說  明: 由於海階地形為陸升或海降後所形成,故當海平面下降後,原有海蝕平台便可能成為新的海階階面。
     
    延伸說明一: 生態工程如何進行海岸沿線保護工作
    延伸說明二: 全球環境變遷





  • 瀏覽次數:1,11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哪些現象或人類的活動可能會造成全球海溫的增加,下列哪個選項最正確?
     
    1. 沙塵暴造成大氣中的懸浮微粒增加 2. 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3. 火山噴發,大量火山灰進入大氣 4. 以上皆是
    回答率:1.81% 回答率:42.82% 回答率:2.62% 回答率:52.66%
     
    正確解答: 2. 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說  明: 懸浮微粒或火山灰增加會阻擋太陽輻射,易使全球降溫;使用化石燃料使溫室氣體增加,致全球增溫。
     
    延伸說明一: 溫室氣體與全球暖化的關連
    延伸說明二: 溫室效應





  • 瀏覽次數:1,15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臺灣重要的員山子分洪道工程雖對基隆河中、下游地區的洪患問題產生莫大的助益,卻也造成了些許的「難題」。請問上述所謂的難題,應是下列哪個選項?
     
    1. 夏季淡水河河口處海水鹽度大幅上升 2. 北海岸與東北角沿岸的灘沙地形變化失調 3. 基隆河上游地區洪水無法及時宣洩而發生水患 4. 冬天乾季時淡水河口魚群數量銳減
    回答率:13.07% 回答率:45.78% 回答率:30.58% 回答率:9.87%
     
    正確解答: 2. 北海岸與東北角沿岸的灘沙地形變化失調
     
    說  明: 由於員山子工程已完成分洪,故每年夏季淡水河出海口處海水受大水沖淡的機會降低,但亦不可能大幅上升;基隆河上游地區洪水能及時宣洩至東海海域中,故洪患問題獲得紓解;臺灣北部冬季因迎東北季風亦為雨季。
     
    延伸說明一: 生態工程如何進行海岸沿線保護工作
    延伸說明二: 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





  • 瀏覽次數:1,30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加拿大東南部聖羅倫斯河沿岸低地,交通便利,工業發達,是加拿大人文薈萃的心臟地帶,緊鄰美國五大湖工業區東側不遠處。試問該地最可能面臨下列何種環境生態問題?
     
    1. 熱島效應,森林林相快速改變 2. 溫室效應,冰山溶解海水倒灌 3. 地層下陷,夏季常遭洪水侵襲 4. 酸雨侵襲,土壤肥力明顯下降
    回答率:14.26% 回答率:24.63% 回答率:16.99% 回答率:43.80%
     
    正確解答: 4. 酸雨侵襲,土壤肥力明顯下降
     
    說  明: 加拿大東南部聖羅倫斯河沿岸低地,尤其蒙特利爾經多倫多至溫莎一帶,交通便利,工業發達,是加拿大人文薈萃的心臟地帶。但是因為緊鄰美國五大湖工業區東側不遠處,受到工業污染所造成的酸雨侵襲,土壤肥力明顯下降。
     
    延伸說明一: 酸雨的危害
    延伸說明二: 酸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瀏覽次數:1,06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有關臺灣農村經營特性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最可能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對農業發展產生重大衝擊的主因?
     
    1. 勞力外流與廢耕 2. 農業投資不足 3. 耕地面積狹小而零碎 4. 稻米生產過剩
    回答率:16.97% 回答率:17.55% 回答率:45.64% 回答率:19.56%
     
    正確解答: 3. 耕地面積狹小而零碎
     
    說  明: 因農地狹小零碎,不宜機械化,耕作成本太高無競爭力。
     
    延伸說明一: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延伸說明二: 行政院經建會--精緻農業





  • 瀏覽次數:1,49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有關人類對環境的改變造成無可彌補的地形災害,下列哪個選項的敘述是"錯誤"的?
     
    1. 河川上游水庫的興建,間接使西部海岸後退 2. 福隆海灘因核四廠興建,改變海流方向而迅速消失 3. 大甲溪上游的谷關電廠慘遭掩埋,乃因上游山坡地大量栽培蔬菜的後果 4. 外傘頂洲的面積正急速縮減乃因河中泥沙被攔截,沿岸漂沙量減少有關
    回答率:13.23% 回答率:26.80% 回答率:23.03% 回答率:36.33%
     
    正確解答: 4. 外傘頂洲的面積正急速縮減乃因河中泥沙被攔截,沿岸漂沙量減少有關
     
    說  明: 西部河川上游水庫興建,造成大量泥沙淤積水庫底,輸往下游泥沙量減少;因核四廠興建的堤防,形成突堤效應造成福隆沙灘流失;谷關電廠在颱風之後因上游水土保持不佳,造成大量土石流灌入谷關電廠;外傘頂洲的消失也與河流輸沙量減少有關。
     
    延伸說明一: 行政院國科會外傘頂州的變遷及其對鄰近海岸線的影響
    延伸說明二: 與海爭地不可不慎-由海埔新生地看臺灣的國土規劃





  • 瀏覽次數:1,39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20世紀時,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的土地侵蝕速率,比16至18世紀的平均值增加大約6倍。當地土壤侵蝕率的增加,與下列哪項經濟活動關係最密切?
     
    1. 露天開採煤礦 2. 放牧飼養牛隻 3. 採伐天然森林 4. 機械耕種小麥
    回答率:7.48% 回答率:42.26% 回答率:41.60% 回答率:7.85%
     
    正確解答: 2. 放牧飼養牛隻
     
    說  明: 科羅拉多河位於美國西南部,屬於乾燥氣候,美國南北戰爭後,在西部放牧成為當時最賺錢的行業之一,並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的發展達到鼎盛。大量的牛隻啃食牧草,導致地表的植被迅速減少,使土地侵蝕的速率大幅增加。
     
    延伸說明一: 土壤侵蝕
    延伸說明二: 土壤資源及污染





  • 瀏覽次數:1,51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西北航道是指從大西洋經北極海,再進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響,航運有限;但依2007年的觀測,海冰融化程度加大,航運之利已有改善。請問隨著西北航道海冰的融化,阿拉斯加的生態系統可能出現下列哪種變化?
     
    1. 國王企鵝的數量減少 2. 北極熊的生物群落增加 3. 小麥種植的面積增加 4. 落葉灌木林的面積增加
    回答率:36.73% 回答率:9.58% 回答率:10.25% 回答率:43.10%
     
    正確解答: 4. 落葉灌木林的面積增加
     
    說  明: 國王企鵝多分布於南極洲;海冰融化將威脅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阿拉斯加州目前尚無小麥的栽培;海冰融化,氣候變暖,將增加落葉灌木林的生長面積。
     
    延伸說明一: 全球環境變遷
    延伸說明二: 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





  • 瀏覽次數:1,59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隨著肉食消費需求的增加,牲畜畜養的數量日益增加,卻也因此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熱帶雨林面積減少,乳牛數量增加 2. 促發草原地區的沙漠化危機 3. 消耗大量經濟作物,造成糧食價格上漲 4. 牲畜排放許多二氧化碳,加劇全球暖化現象
    回答率:6.10% 回答率:43.65% 回答率:12.90% 回答率:36.59%
     
    正確解答: 2. 促發草原地區的沙漠化危機
     
    說  明: 熱帶雨林面積減少,肉牛數量增加;消耗大量糧食作物,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牲畜排放許多甲烷,加劇全球暖化現象。
     
    延伸說明一: 什麼是熱帶雨林?
    延伸說明二: 二氧化碳如何造成全球暖化?





  • 瀏覽次數:1,13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水資源日益緊缺,水的爭奪愈演愈烈,尤以流經兩國以上的國際河流,其水資源的管理和分配不當引起衝突。中國面對日益增加的水資源需求,也不斷在各河川進行開發、蓄水。請問中國在哪條河川的開發可能引起最多位於中下游鄰國的關切?
     
    1. 珠江 2. 瀾滄江 3. 淮河 4. 黑龍江
    回答率:9.98% 回答率:49.11% 回答率:14.62% 回答率:25.94%
     
    正確解答: 2. 瀾滄江
     
    說  明: 瀾滄江的下游即為湄公河,流經中南半島5國,影響下游國家甚鉅。
     
    延伸說明一: 陸開發瀾滄江水電下游湄公河國家跳腳
    延伸說明二: 瀾滄江建壩湄公河乾旱





  • 瀏覽次數:1,32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有關利用植物做為原料製成生質酒精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目前人類已可從甘蔗、玉米中的蔗糖和澱粉,成功提煉酒精 2. 利用玉米稈、稻稈等農業廢棄物中的半纖維素、纖維素均可製成酒精 3. 甘蔗、玉米的蔗糖和澱粉與水稻莖稈中的纖維素均存在於細胞壁中 4. 蔗糖、木糖、葡萄糖的分子量均較纖維素的分子量為小
    回答率:11.35% 回答率:20.77% 回答率:48.26% 回答率:19.54%
     
    正確解答: 3. 甘蔗、玉米的蔗糖和澱粉與水稻莖稈中的纖維素均存在於細胞壁中
     
    說  明: 甘蔗的蔗糖、玉米的澱粉,不存在於細胞壁中,均存在於細胞質中。
     
    延伸說明一: 生質燃料產業簡介
    延伸說明二: 臺灣可供考慮之再生能源





  • 瀏覽次數:1,07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從自然保育的觀點,下列幾項保存農作物的野生種的理由,哪個做法較為妥適?
     
    1. 可減少地球的溫室效應 2. 減少當地生態系的穩定性 3. 增加澱粉生成量,供人類使用 4. 提供有用基因,做農作物的育種
    回答率:30.66% 回答率:14.04% 回答率:5.64% 回答率:49.67%
     
    正確解答: 4. 提供有用基因,做農作物的育種
     
    說  明: 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優點包括生態系愈易維持平衡穩定、易取代消失物種,提供人類產生能源的來源,也提供科技所需的材料。
     
    延伸說明一: 育種
    延伸說明二: 抗病育種或選種





  • 瀏覽次數:1,36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綠色消費
  • 題目: 近年來臺灣常發生嚴重的土石流災害,其原因與一直以來山區的人為活動有關,請問下列何處"較不可能"見到土石流的災害?
     
    1. 河谷的谷口 2. 山麓沖積扇的扇頂 3. 伏流的吞口 4. 河川上游野溪匯入處
    回答率:12.04% 回答率:25.26% 回答率:48.52% 回答率:13.22%
     
    正確解答: 3. 伏流的吞口
     
    說  明: 伏流為石灰岩地區常見的小地形,又稱為地下河;石灰岩層易受溶蝕作用的影響,河水自地表進入地下溶洞的地點即為「吞口」,故與土石流無關。
     
    延伸說明一: 石灰岩地形
    延伸說明二: 土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