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58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有關演化機制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1. 天擇可以決定生物演化的方向 2. 生物體若無變異,演化就不會產生 3. 為了適應環境,生物體會調整變異的方向 4. 能適應環境的個體才可以生存下來,這就是天擇
    回答率:22.10% 回答率:34.05% 回答率:32.44% 回答率:10.87%
     
    正確解答: 3. 為了適應環境,生物體會調整變異的方向
     
    說  明: 變異的方向由天擇決定,生物無法自己調整。
     
    延伸說明一: 天擇
    延伸說明二: 生物多樣性之定義





  • 瀏覽次數:15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個選項中的研究主題需要長期投入田野工作,採取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的田野調查方法?
     
    1. 氣候異常調查 2. 臺中市人口分布空間分析 3. 臺灣人口老化趨勢 4. 泰雅族行事曆調查
    回答率:36.67% 回答率:12.00% 回答率:18.00% 回答率:33.33%
     
    正確解答: 4. 泰雅族行事曆調查
     
    說  明: 以被觀察者的立場與看法來詮釋現象,須長期投入田野工作,與當地人一起生活、融入當地社會,以深刻瞭解當地人想法、價值觀、社會組織、生活方式等內容,稱為參與觀察或深度訪談,選項中泰雅族人的年度行事曆調查適合以此種方法觀察之。
     
    延伸說明一: 社區林業田野調查技巧之介紹
    延伸說明二: 田野調查的運用





  • 瀏覽次數:290
  • 發表時間:2012/08/1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何者屬於公告應回收的廢棄物?(A)電腦(B)汽機車(C)大型家具(D)廢食用油
     
     
    正確解答: . AB
     
    說  明: 為加強資源有效利用,減少廢棄物產生,環保署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15條第2項規定,公告應回收廢棄物項目分為容器與物品兩大類,細分14類33項。大型傢俱、廢食用油不列入其中。
     
    延伸說明一: 回收大分類
    延伸說明二: 回收的優點





  • 瀏覽次數:68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有關民眾飼養動物之吠叫噪音,下列哪項申訴管道較為妥適?
     
    1. 逕洽動物疾病防治所反應 2. 逕撥110洽警察機關反映 3. 自行敲門勸告 4. 逕撥全國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或環保局報案電話
    回答率:30.09% 回答率:37.57% 回答率:3.74% 回答率:26.65%
     
    正確解答: 1. 逕洽動物疾病防治所反應
     
    說  明: 可逕洽動物疾病防治所反映,依動物保護法第7條派員查處;亦可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6條規定,訂定相關規約,並向當地主管機關報備者,得請直轄縣市、縣(市)主管機關,依該條例第38條處新臺幣3,000-15,000千元之罰鍰。
     
    延伸說明一: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害陳情受理系統服務-2.適用條件
    延伸說明二: 各縣市動物防疫所單位





  • 瀏覽次數:58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國際油價居高不下,近來一些石化業者想到中國大陸設置輕油裂解廠,主要是考量中國大陸擁有哪些條件,下列哪個選項最正確?
     
    1. 原料產量豐富 2. 環保限制較少且消費市場廣大 3. 外籍勞工充足 4. 以上皆是
    回答率:4.20% 回答率:34.79% 回答率:4.72% 回答率:55.94%
     
    正確解答: 2. 環保限制較少且消費市場廣大
     
    說  明: 輕油裂解即提煉石油,提煉過程中,容易對環境產生破壞。因此開發中國家較忽略環保觀念者,都是目前優先設廠的地區。此外中國沿海開發區經濟繁榮、消費市場較大,這些都是石化業者考量的條件。
     
    延伸說明一: 油價資訊管理分析系統
    延伸說明二: 經濟部能源局--石油





  • 瀏覽次數:48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有關顛峰群集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物種組成不易再改變 2. 生物多樣性因物種組成不變而降低 3. 一定都是森林群集 4. 又稱為先鋒群集
    回答率:33.40% 回答率:34.25% 回答率:5.50% 回答率:26.64%
     
    正確解答: 1. 物種組成不易再改變
     
    說  明: 顛峰群集的多樣性達最高狀態。顛峰群集視當地環境影響而決定其群集類型,而先鋒群集是最早的群集。
     
    延伸說明一: 生物歧異度與重要性
    延伸說明二: 生態系簡介:生態系多樣性





  • 瀏覽次數:18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地理資訊系統的兩種空間資料儲存方式中,向量模式適用於描述不連續現象的空間特質,網格模式則適用於具有連續特質的現象。請問下列哪個地理現象,較適合以網格模式來儲存其資料?
     
    1. 油井的分布 2. 空氣污染 3. 地形高度的標示 4. 行政區的分布
    回答率:8.43% 回答率:35.96% 回答率:29.21% 回答率:25.84%
     
    正確解答: 2. 空氣污染
     
    說  明: 油井為點資料且不連續分布於空間中,較適宜使用單獨的點、線、面向量模式儲存;行政區為面資料(邊界為線資料),通常在邊界上不一定是規則的形狀,較適宜使用向量模式儲存。空氣污染及地形坡度在空間分布中屬於連續性資料,每一個相鄰的網格都會有所屬的數值,較適宜使用有規則大小的網格模式儲存。
     
    延伸說明一: 農委會地理資訊系統
    延伸說明二: 用遙測衛星影像於河川區汛期前後作物變遷調查





  • 瀏覽次數:287
  • 發表時間:2012/08/20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園區何者是政府為推行零廢棄與節能減碳,所建置的環保科技園區?
     
     
    正確解答: . 桃園科技工業區
     
    說  明: 國內設置四座環保科技園區,分別位於高雄縣岡山本洲工業區、花蓮縣鳳林開發區、桃園縣桃園科技工業區以及臺南縣柳營科技工業區,推動國內環保產業及提昇國內環保技術水準。
     
    延伸說明一: 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45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世界環境日是幾月幾日?
     
    1. 3月22日 2. 4月22日 3. 5月22日 4. 6月5日
    回答率:11.23% 回答率:39.43% 回答率:12.33% 回答率:35.90%
     
    正確解答: 4. 6月5日
     
    說  明: 自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訂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開始,每年的這一天,聯合國各成員國以各種形式開展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依臺灣環境基本法規定,為促使國民、事業及各級政府深植環境保護理念,共同關懷環境問題,特訂定6月5日為環境日。
     
    延伸說明一: 環境日
    延伸說明二: 國家環保組織地球日-大家一起來為地球盡一點力量!





  • 瀏覽次數:46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基隆河集水區常因颱風暴雨,造成臺北盆地大規模的淹水。請問下列哪一資訊蒐集方法,可以快速獲取災害發生時的地表狀況?
     
    1. 遙感探測 2. 野外實察 3. 判讀地形圖 4. 全球定位系統
    回答率:37.22% 回答率:8.15% 回答率:23.13% 回答率:30.40%
     
    正確解答: 1. 遙感探測
     
    說  明: 以遙感探測的方法,可以拍攝取得即時衛星影像,可作為防救災的重要工具。
     
    延伸說明一: 農委會地理資訊系統
    延伸說明二: 用遙測衛星影像於河川區汛期前後作物變遷調查





  • 瀏覽次數:46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何項生態浩劫,"不會"因為水壩或攔砂壩的完工啟用而產生?
     
    1. 下游土地的無機鹽及有機養分減少,影響植物生長 2. 流速減少,造成泥沙淤積及污染物聚積 3. 下游水量減少,嚴重影響灌溉用水 4. 魚種及漁產減少
    回答率:19.46% 回答率:19.46% 回答率:36.24% 回答率:24.61%
     
    正確解答: 3. 下游水量減少,嚴重影響灌溉用水
     
    說  明: 水壩或攔砂壩因阻斷水流致使養分及泥砂淤積於上游,間接導致下游魚種及漁產減少。
     
    延伸說明一: 拆除攔沙壩——再現溪流生機
    延伸說明二: 為櫻花鉤吻鮭存續尋求新出路—拆除攔砂壩





  • 瀏覽次數:25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位學這認為「適應性的表徵,直接因生物對於環境的反應而起,且能全部遺傳於子代」?
     
    1. 拉馬克 2. 達爾文 3. 魏斯曼 4. 華萊士
    回答率:36.44% 回答率:50.61% 回答率:9.72% 回答率:2.83%
     
    正確解答: 1. 拉馬克
     
    說  明: 「適應性的表徵,直接因生物對於環境的反應而起,且能全部遺傳於子代」是拉馬克用進廢退說之觀念。
     
    延伸說明一: 拉馬克
    延伸說明二: 誰是拉馬克?





  • 瀏覽次數:59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颱風季節來臨,救災單位想提早針對可能淹水的地區進行防治措施,無法利用以下哪些資料來進行疊圖分析而正確掌握?
     
    1. 地質圖 2. 降水分布預測圖 3. 經建版地形圖 4. 水系圖
    回答率:32.59% 回答率:19.66% 回答率:37.07% 回答率:10.17%
     
    正確解答: 1. 地質圖
     
    說  明: 經建版地圖為一般地圖表現空間分部及相關位置;水系圖為主要為集水區劃分,要知道可能淹水範圍,須準備可提供高度資料的地形圖、水文位置的水系圖與降水預測資料。
     
    延伸說明一: 路網數值圖100年版圖層內容
    延伸說明二: 生態敏感區與工程間的關係





  • 瀏覽次數:37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最早提出生態工法觀念的是誰?
     
    1. 許旺 2. 高基 3. 懷塔克 4. 歐當
    回答率:10.93% 回答率:30.87% 回答率:22.40% 回答率:35.52%
     
    正確解答: 4. 歐當
     
    說  明: 歐當於1962年提出生態工法概念。生態工法,又稱自然工法,是基於對物種保育、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的體認而提出的一種新思維和新的施工技術,其內涵包括揚棄因工程建設而阻絕生物遷徙、繁衍的不當措施,並提醒工程師在設計時除考量工程要求之外,亦兼顧生態系統的自然要求。
     
    延伸說明一: 生態工法概論
    延伸說明二: 回歸生態工程的核心價值





  • 瀏覽次數:52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永續農業」除採用自然農法建立農產品的生態標章外,並在作物收成後將殘株混入土中並加以翻土,讓農田在隔年休耕。請問這樣的休耕方式對農田的生態環境帶來什麼影響?
     
    1. 提高土壤肥力且避免連年種植同一作物,以減少病蟲害 2. 使土壤密實,減緩土壤侵蝕 3. 翻動表土,加速土壤母質風化速 4. 以上皆是
    回答率:32.80% 回答率:4.37% 回答率:5.17% 回答率:57.06%
     
    正確解答: 1. 提高土壤肥力且避免連年種植同一作物,以減少病蟲害
     
    說  明: 翻土並將殘株混入土中,故土壤疏鬆;因其非翻動風化層,故與母質風化速率無關。
     
    延伸說明一: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延伸說明二: 行政院經建會--精緻農業





  • 瀏覽次數:47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個選項"無法反映"出真正的親緣關係?
     
    1. 化石 2. 形態分類 3. 同源器官 4. 生物地理學
    回答率:21.00% 回答率:36.15% 回答率:15.80% 回答率:26.62%
     
    正確解答: 2. 形態分類
     
    說  明: 不同物種生活在相似的環境,經天擇發生趨同演化的結果,會產生相似的形態和生理功能,但不一定能反映出真正的親緣關係。
     
    延伸說明一: 天擇
    延伸說明二: 天擇說





  • 瀏覽次數:34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近年來,臺灣的土石流災害日益頻傳,欲探討人類活動與土石流災害加劇的關係,應採何種分析方法?
     
    1. 空間分析 2. 生態分析 3. 區域複合體分析 4. 環域分析
    回答率:4.42% 回答率:38.05% 回答率:24.19% 回答率:32.74%
     
    正確解答: 2. 生態分析
     
    說  明: 討論人類活動(人)與土石流災害加劇(地)的關係,為生態分析。
     
    延伸說明一: 認識土石流
    延伸說明二: 土石流





  • 瀏覽次數:39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仔細觀察全球各洲的高地氣候分布區,都有一些非氣候性的共同特徵,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是全球高地氣候分布區的共同特徵?
     
    1. 都是人口密集區 2. 都是高緯度區 3. 都是古老穩定的地層 4. 都是相對較年輕的地層
    回答率:14.43% 回答率:21.77% 回答率:24.81% 回答率:37.72%
     
    正確解答: 4. 都是相對較年輕的地層
     
    說  明: 高地氣候都是在海拔高度較高的地方,也是相對地層較年輕、受風化侵蝕時間較短,才能保持較高的高度。
     
    延伸說明一: 高地氣候
    延伸說明二: 風化作用





  • 瀏覽次數:45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冬季山地逆溫,所以怕霜的農作物多種在下列哪個選項?
     
    1. 山頂 2. 谷口 3. 谷底 4. 山坡
    回答率:8.02% 回答率:15.59% 回答率:34.74% 回答率:41.43%
     
    正確解答: 4. 山坡
     
    說  明: 冬季寒流來襲時,大量冷空氣易積聚於谷底,形成往上愈高卻相對溫暖的逆溫現象,因此植物怕霜害,多栽植於山坡地上。
     
    延伸說明一: 淺談逆溫
    延伸說明二: 空氣品質監測網





  • 瀏覽次數:68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個論述是達爾文天擇說的中心內容?
     
    1. 過度繁殖 2. 生存競爭 3. 遺傳變異 4. 環境選擇最適合的表徵
    回答率:2.99% 回答率:33.38% 回答率:22.31% 回答率:40.42%
     
    正確解答: 4. 環境選擇最適合的表徵
     
    說  明: 過度繁殖:各種生物經生殖作用產生的子代,其數目常較親代大很多。生存競爭:食物和空間的有限,引起生存競爭。遺傳變異:個體間的性狀常有許多差異,這些變異可以遺傳。適者生存:生存競爭的結果,使得性狀適合的個體生存下來。中心內容是環境選擇最適合的表徵。
     
    延伸說明一: 天擇說
    延伸說明二: 達爾文





  • 瀏覽次數:34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在臺灣宜蘭縣境內,為防止土壤被風侵蝕,其作物的種植最好的是什麼走向?
     
    1. 東西方向 2. 南北方向 3. 東北-西南方向 4. 西北-東南方向
    回答率:7.62% 回答率:11.73% 回答率:39.59% 回答率:41.06%
     
    正確解答: 4. 西北-東南方向
     
    說  明: 宜蘭縣以冬季東北季風吹蝕力最強,因此作物最佳種植方向為與盛行風向垂直,故為西北-東南方向。
     
    延伸說明一: 淺談夏季季風
    延伸說明二: 季風





  • 瀏覽次數:64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有關生物演化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生物演化就是指族群中親代與子代的等位基因比例發生變化 2. 天擇是一種靜態的作用過程,依時間、環境而有所不同 3. 在寒武紀時,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為藻類和兩生類 4. 奇異鳥退化的翼骨的痕跡,是生物演化在生物地理學上的證據之一
    回答率:41.68% 回答率:25.04% 回答率:10.62% 回答率:22.35%
     
    正確解答: 1. 生物演化就是指族群中親代與子代的等位基因比例發生變化
     
    說  明: 天擇是一種動態過程作用過程,依時間、環境而有所不同;在寒武紀時,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為藻類和三葉蟲;奇異鳥退化的翼骨的痕跡,是屬解剖學上的證據之一。
     
    延伸說明一: 天擇
    延伸說明二: 三葉蟲的二三事





  • 瀏覽次數:41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遠洋區的主要生產者和下列哪類生態系的主要生產者最為相近?
     
    1. 沼澤生態系 2. 湖泊生態系 3. 潮間帶生態系 4. 溪流生態系
    回答率:9.18% 回答率:43.92% 回答率:35.98% 回答率:10.92%
     
    正確解答: 2. 湖泊生態系
     
    說  明: 遠洋區的主要生產者是透光區的浮游藻類。沼澤生態系的生產者有紅樹林樹種或蘆葦、鹹草等植物;湖泊生態系的生產者除水生植物外還有浮游藻類;.潮間帶生態系的生產者為藻類;溪流生態系的生產者主要為兩岸植物。
     
    延伸說明一: 海洋生態系
    延伸說明二: 海洋生態系





  • 瀏覽次數:53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臺灣西部常見的白頭翁,與東部常見的烏頭翁以花蓮與屏東的楓港為交界,若在交界區發現兩者雜交所生的雜頭翁,而我們認為白頭翁與烏頭翁為同一物種時,是根據哪個物種觀念?
     
    1. 生物種 2. 黏合種 3. 演化種 4. 親緣種
    回答率:37.10% 回答率:7.91% 回答率:17.51% 回答率:36.53%
     
    正確解答: 1. 生物種
     
    說  明: 生物種概念是將物種 定義為能相互交配,並能產生具生殖能力下一代的一群個體。
     
    延伸說明一: 生物種概念
    延伸說明二: 挑戰物種定義:繁殖力比親代強的雜交龜





  • 瀏覽次數:339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有關育種的敘述,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1. 近代生物科技的產物 2. 一種自然的演化歷程 3. 可以改變或增加生物的表徵 4. 讓子代產生基因突變
    回答率:19.40% 回答率:27.76% 回答率:37.91% 回答率:14.63%
     
    正確解答: 3. 可以改變或增加生物的表徵
     
    說  明: 育種自古就有,不是近代生物科技的產物。育種是人擇,非天擇(一種自然的演化歷程)。讓子代產生基因突變為誘變育種。
     
    延伸說明一: 育種
    延伸說明二: 臺灣的農業改良場





  • 瀏覽次數:16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臺灣農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為了配合內、外在環境的轉變,提倡園藝作物專作、水田轉作、發展精緻農業等政策。其中「水田轉作」政策,可能對臺灣環境造成何種影響?
     
    1. 土壤鹽化程度增強 2. 地下水補注量減少 3. 二氧化碳濃度降低 4. 地表植被覆蓋增多
    回答率:22.15% 回答率:39.87% 回答率:19.62% 回答率:18.35%
     
    正確解答: 2. 地下水補注量減少
     
    說  明: 水田長年以大量的地表水灌溉,保持地表土壤的濕潤,也增加了土壤中滲流的水量。若將水田轉作為其它作物,就不需要大量的水灌溉,則土壤中滲流的水量減少,地下水補注量亦減少。
     
    延伸說明一: 稻田轉作高粱之水田機械化栽培法
    延伸說明二: 地下水補注





  • 瀏覽次數:381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日月潭原為天然斷層湖泊,後因興建成水庫,水位增高而成人工湖泊,此一改變除造成生態的破壞外,也讓當地原居民幾乎搬遷殆盡……。」上述的議題分析應用了地理學的哪個觀點?
     
    1. 空間分析 2. 生態分析 3. 區域複合體分析 4. 綜合分析
    回答率:7.96% 回答率:41.38% 回答率:38.73% 回答率:11.14%
     
    正確解答: 2. 生態分析
     
    說  明: 題幹中強調興建日月潭水庫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應屬於人地關係的生態分析。
     
    延伸說明一: 日月潭水庫
    延伸說明二: 日月潭的形成





  • 瀏覽次數:60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利用紅外線衛星影像圖進行山坡地的監測管理時,若發現圖中新增一些灰綠色的斑點,則表示該地有何種現象發生?
     
    1. 有新聚落出現 2. 有新竹林生成 3. 有坡地崩塌發生 4. 出現新的堰塞湖
    回答率:40.60% 回答率:13.31% 回答率:31.45% 回答率:13.81%
     
    正確解答: 1. 有新聚落出現
     
    說  明: 在紅外光影像中,植被為紅色、聚落為灰綠色、混濁的水體為灰藍色、清澈的海域為深藍色、裸露地塊為白色、雲層為稀薄白色。
     
    延伸說明一: 用遙測衛星影像於河川區汛期前後作物變遷調查
    延伸說明二: 福爾摩沙第2衛星介紹





  • 瀏覽次數:46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1960年代,印度與菲律賓因改種IR8型的奇蹟稻,而使產量倍增,成為綠色革命時期的成功典範。請問該計畫得以成功的主因"不包括"下列哪個選項?
     
    1. 進行品種改良 2. 噴灑化肥與農藥 3. 配合機械化 4. 施行土地公有制
    回答率:7.27% 回答率:42.73% 回答率:7.71% 回答率:41.85%
     
    正確解答: 4. 施行土地公有制
     
    說  明: 綠色革命雖改良了品種,但該高產量的品種需噴灑化肥與農藥的配合,加上機械化的投入,讓產量大幅增加。兩國並未進行土地公有制。
     
    延伸說明一: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延伸說明二: 行政院經建會--精緻農業





  • 瀏覽次數:30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地衣是台灣森林中常見著生於樹幹的生物,其組成物種所屬的生物分界可能為下列何者?
     
    1. 動物界與植物界 2. 動物界與真菌界 3. 植物界與原生生物界 4. 原生生物界與真菌界
    回答率:10.77% 回答率:10.44% 回答率:34.68% 回答率:43.10%
     
    正確解答: 4. 原生生物界與真菌界
     
    說  明: 地衣是藻類和真菌的共生體,藻類屬於原生生物界,真菌屬於真菌界。
     
    延伸說明一: 認識地衣
    延伸說明二: 森林生態系





  • 瀏覽次數:726
  • 發表時間:2012/08/1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誤食過量或濃度過高的含鉛物質,對我們身體會產生下列哪些影響?(A)周邊神經病變(B)腎水腫(C)肌肉萎縮(D)發育障礙
     
     
    正確解答: . ABD
     
    說  明: 誤食過量或濃度過高的鉛在小孩子身上很容易造成生長發育的阻礙,尤其容易傷害胎兒及幼兒的神經系統。鉛導致的腎臟病可能造成尿酸的排泄受阻而容易產生痛風。
     
    延伸說明一: 可怕的鉛污染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334
  • 發表時間:2012/08/1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何者是有助於改善空氣污染的方法?(A)種植樹木造林(B)開冷氣(C)淨化系統裝置(D)煮東西時開抽油煙機(E)四行程機車代替二行程機車
     
     
    正確解答: . ACE
     
    說  明: 在都市當中長時間使用冷氣,會加快熱島效應的形成,而烹煮時開抽油煙機的目的是避免人體吸入大量油煙而增加致癌的機率,並不會改善空氣的污染。
     
    延伸說明一: 空氣污染、影響層面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60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就聚落形成的條件而言,在河流的曲流地形中,下列哪一個地點較容易在早期就出現聚落與商業活動,而明顯優於鄰近地區的發展?
     
    1. 凹岸 2. 凸岸 3. 河中沙洲 4. 牛軛湖與舊河道
    回答率:43.79% 回答率:22.65% 回答率:16.61% 回答率:15.60%
     
    正確解答: 1. 凹岸
     
    說  明: 凹岸水深、不易淤積,較容易被建設成為優良的河港,而擁有碼頭的內河航運機能,便可能出現具有商業與貿易活動的市集;相對而言,對岸(凸岸)則因為地勢低平、易遭洪水淹沒而不適人居,發展較為緩慢。
     
    延伸說明一: 曲流地形
    延伸說明二: 半月形的牛軛湖





  • 瀏覽次數:844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生物在何種狀態下,可以形成新種?
     
    1. 地理隔離 2. 生殖隔離 3. 突變發生 4. 遷出至不同環境而適應以後
    回答率:7.17% 回答率:43.74% 回答率:30.01% 回答率:18.96%
     
    正確解答: 2. 生殖隔離
     
    說  明: 新種形成的過程為生物→變異→天擇→地理隔離→生殖隔離→產生新種。單憑地理上的隔離,尚不足以確保新種的形成,新種的形成尚需要生殖的隔離。生殖隔離為新種產生的必要條件。
     
    延伸說明一: 地理隔離-新物種產生的必要條件
    延伸說明二: 粒線體造成的生殖隔離





  • 瀏覽次數:35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若碳交易市場上,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的價格居高不下,那麼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1. 企業已大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2. 政府發放過多的污染排放權證 3. 民眾對於污染的忍受程度提高 4. 廠商執行減碳的技術能力低落
    回答率:25.94% 回答率:19.31% 回答率:9.80% 回答率:44.38%
     
    正確解答: 4. 廠商執行減碳的技術能力低落
     
    說  明: 政府可先藉由總量管制來發放污染排放許可權證,以達減碳之目標。廠商擁有許可權證後,經由市場交易,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的價格將會透明化。企業擴張生產時,可能需要購入更多的排放權以因應增加的污染,但若想辦法改良其生產技術,在產量不減的同時還能出售排放權,除了贏得「綠色企業」的美譽之外,還可以增加收入。
     
    延伸說明一: 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
    延伸說明二: 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





  • 瀏覽次數:38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設置碳交易市場是透過經濟學上的哪個手段,以提升社會整體效益?
     
    1. 強化企業節能減碳的道德認知 2. 增加政府污染防治的公共投資 3. 將生產的外部成本納入考量 4. 降低企業稅率,提高企業獲利
    回答率:37.27% 回答率:12.87% 回答率:44.24% 回答率:5.09%
     
    正確解答: 3. 將生產的外部成本納入考量
     
    說  明: 外部成本是一個經濟學名詞,指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祉,卻沒有承擔相應的義務。碳交易市場有助於讓企業將污染視為產品製造時的其中一種成本,進而以獲利的角度努力減少污染。
     
    延伸說明一: 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
    延伸說明二: 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





  • 瀏覽次數:2,991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何者是華盛頓公約的內容?
     
    1. 管制破壞臭氧層物質 2. 抑制氮氧化物排放 3. 管制因船舶、海洋設施等所造成的海洋污染 4. 管制國際間野生動植物貿易手段
    回答率:14.58% 回答率:12.94% 回答率:16.86% 回答率:54.94%
     
    正確解答: 4. 管制國際間野生動植物貿易手段
     
    說  明: 華盛頓公約即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貿易公約,1973 年3 月開放簽署,1975 年7 月生效,目前已有100 個以上國家政府批准及執行該公約,該公約旨在以管制國際間野生動植物貿易為手段,達到保護稀有或瀕臨絕種動植物之目的。
     
    延伸說明一: 華盛頓公約
    延伸說明二:





  • 瀏覽次數:293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海砂屋」是因為海砂中含有什麼離子造成混凝土病變?
     
    1. 氯 2. 鈉 3. 鈣 4. 鎂
    回答率:47.26% 回答率:26.71% 回答率:13.01% 回答率:11.64%
     
    正確解答: 1. 氯
     
    說  明: 所謂海砂屋即建築房屋時混凝土所用的砂;用的是來自海邊的海砂而非正常所用的河砂。由於海砂中含有氯離子,短期會使牆面滲出白色的痕漬,即俗稱之「壁癌」,長期則會加速腐蝕鋼筋,造成混凝土塊剝落,嚴重損害房屋的結構體。
     
    延伸說明一: 海砂屋
    延伸說明二: Q:如何避免買到海砂屋及輻射屋?





  • 瀏覽次數:70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今年台灣的登革熱流行,有人提出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來控制登革熱的傳染媒介。下列何項是可能的生物防治方式?
     
    1. 尋找會和登革熱病毒競爭的無害病毒 2. 噴灑可殺死登革熱病毒的殺菌劑 3. 引進寄生於斑蚊幼蟲的寄生蟲 4. 研發登革熱疫苗
    回答率:25.04% 回答率:6.11% 回答率:47.31% 回答率:21.54%
     
    正確解答: 3. 引進寄生於斑蚊幼蟲的寄生蟲
     
    說  明: 引進寄生於斑蚊幼蟲的寄生蟲,使斑紋幼蟲死亡,為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來控制登革熱的傳染媒介。
     
    延伸說明一: 生物防治
    延伸說明二: 登革熱





  • 瀏覽次數:37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國光石化原本預定建廠於雲林縣臺西鄉,但在地方民眾與地方政府的反對之下,最終選定濁水溪口以北的彰化縣大城鄉沿海潮埔地建設石化工業園區;在動工之前,國光石化需先行完成環境影響評估的流程,而在這評估的作業流程裡,較接近哪一種地理學的分析方法?
     
    1. 空間分析 2. 生態分析 3. 區域複合體分析 4. 地科研究法
    回答率:2.69% 回答率:43.01% 回答率:48.66% 回答率:5.65%
     
    正確解答: 3. 區域複合體分析
     
    說  明: 環境影響評估(EIA)需針對產業開發對於在地環境的衝擊進行評估,例如石化工業的廢水、廢氣排放對於沿海居民與潮埔生態的影響等,故必須以整體、通盤性的觀點分析之,屬於區域複合體分析。
     
    延伸說明一: 區域地理總論
    延伸說明二: 與海爭地不可不慎-由海埔新生地看臺灣的國土規劃





  • 瀏覽次數:2,997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何者是屬於廢棄物清理法所規定的廢資訊物品?
     
    1. 廢電視機 2. 廢印表機 3. 廢照明光源 4. 廢乾電池
    回答率:13.16% 回答率:58.61% 回答率:10.84% 回答率:16.92%
     
    正確解答: 2. 廢印表機
     
    說  明: 環保署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5條第2項規則,廢資訊物品包括廢筆記型電腦、鍵盤、螢幕等、主機板、硬式磁碟機、電源器、機殼、監視器(包括CRT及LCD)、印表機。
     
    延伸說明一: 環保法律網
    延伸說明二: 回收大分類





  • 瀏覽次數:738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關於氮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
     
    1. 氮無法直接為一般動、植物體所利用 2. 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是一種與植物共生的真菌 3. 氮在土壤中必須轉換成硝酸鹽,始能為生物體吸收 4. 微生物中只有土壤中的硝化細菌,能直接利用大氣中的氮
    回答率:43.35% 回答率:18.84% 回答率:25.35% 回答率:12.19%
     
    正確解答: 1. 氮無法直接為一般動、植物體所利用
     
    說  明: 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是一種與植物共生的細菌;氮在土壤中必須轉換為硝酸鹽或銨鹽,才可被植物所吸收;固氮細菌、藍細菌、豆科根瘤內的根瘤菌可進行固氮作用,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氮氣。
     
    延伸說明一: 自然界的氮循涵
    延伸說明二: 生態系簡介:生態系多樣性





  • 瀏覽次數:506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蘇花高速公路是否興建的辯論浪潮再起,昔日蘇花高速公路無法動工的癥結在於工程計畫無法順利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請問「環境影響評估」主要須藉助地理學的哪個選項分析方法?
     
    1. 空間分布 2. 生態分析 3. 統計分析 4. 區域複合體分析
    回答率:3.83% 回答率:46.17% 回答率:4.23% 回答率:44.35%
     
    正確解答: 4. 區域複合體分析
     
    說  明: 「環境影響評估」主要在探究當地環境自然與人文因子的交互作用,以及區域內、外之間環境變遷的因果關係,不是單純空間分析或生態分析即可完成的,故屬於區域複合體分析的範疇。
     
    延伸說明一: 區域地理總論
    延伸說明二: 地理學課程





  • 瀏覽次數:610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個選項中的資源利用和珊瑚礁海岸"無關"?
     
    1. 半屏山水泥工業 2. 澎湖咾咕石防風牆 3. 東北角海岸九孔養殖 4. 墾丁國家公園洞穴鐘乳石景觀
    回答率:32.27% 回答率:10.08% 回答率:45.04% 回答率:11.43%
     
    正確解答: 3. 東北角海岸九孔養殖
     
    說  明: 珊瑚礁海岸是由許多死亡的造礁珊瑚為主體且具有孔隙的鈣質礁岩體。高雄半屏山的水泥原料來源為石灰岩隆起後經風化而成;澎湖咾咕石牆是利用岸邊的珊瑚礁岩修築;東北角九孔養殖池是在海蝕平台上挖孔進行養殖;鐘乳石是指碳酸鹽岩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
     
    延伸說明一: 隆起珊瑚礁
    延伸說明二: 地形總論





  • 瀏覽次數:37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近年來國際上很重視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認為要能維持物種岐異度才能確保地球上生物資源的永續性,因此許多生態政策的制訂與實行,都必須先考量是否會導致物種岐異度的下降。下列哪一項措施,會違反維持物種岐異度的原則?
     
    1. 野狼會捕食草食動物,為保護草食動物這項自然資源,應將原野上的野狼消滅 2. 草原生態系常發生由閃電所引起的火災,這是草原生態系的一種自然事件,故不宜撲滅 3. 將「外來種寵物」放生,可能導致牠們與原生物種競爭生存資源,應當避免放生行為發生 4. 雖然福壽螺在臺灣已造成嚴重的災害,也仍不宜將福壽螺的天敵鳥類引進臺灣
    回答率:49.04% 回答率:8.22% 回答率:35.89% 回答率:6.03%
     
    正確解答: 1. 野狼會捕食草食動物,為保護草食動物這項自然資源,應將原野上的野狼消滅
     
    說  明: 欲保護草食性動物,將原野上的捕食草食性動物的野狼消滅,則將使物種的豐富度減少,不利於維持物種多樣性的原則。
     
    延伸說明一: 生物多樣性及其與保育
    延伸說明二: 生態系簡介:臺灣的生態系多樣性





  • 瀏覽次數:55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DDT造成生物放大的原因為何?
     
    1. 因食物塔階層愈高,總生物量愈大,DDT累積量也愈高 2. 因高級消費者體內分解DDT的能力較生產者低 3. 因DDT在生物體內無法分解,無法排出 4. 因DDT使受污染生物的總生物量增大
    回答率:37.57% 回答率:7.73% 回答率:48.43% 回答率:6.08%
     
    正確解答: 3. 因DDT在生物體內無法分解,無法排出
     
    說  明: 由於污染物累積在生物體內無法排出,因此於隨著生物捕食的過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濃度隨著食物鏈的階層逐漸增加。
     
    延伸說明一: 正視國際禁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與臺灣地區之現況調查分析
    延伸說明二: 淺談環境荷爾蒙





  • 瀏覽次數:306
  • 發表時間:2012/08/1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沙塵暴來臨時,我們應如何確保身體的健康?(A)多喝水(B)使用空氣濾清器(C)減少外出(D)塗防曬油(E)戴口罩
     
     
    正確解答: . ABCE
     
    說  明: 在沙塵暴來襲時,避免外出或長時間滯留戶外,防塵、濾塵口罩絕對不可少。另外可用沾濕的棉花棒清潔鼻孔,減少沙塵附著鼻腔,其外,也可以透過多喝水減少灰塵黏著口腔引起不適;若持續咳嗽、咳痰、胸口感到疼痛、慢性過敏性疾病發作時,要儘快去醫院診治。
     
    延伸說明一: 沙塵暴、影響健康
    延伸說明二: 沙塵暴、自我保護





  • 瀏覽次數:60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如果要輔導農友延長農藥的殺蟲年期,給他下列哪一種建議最有效?
     
    1. 逐年降低「猛克」的使用劑量 2. 逐年倍增「猛克」的使用劑量 3. 以「一年高、一年低」的輪替模式變動每年使用劑量 4. 另外挑選他種殺蟲劑與「猛克」輪換使用
    回答率:20.10% 回答率:3.18% 回答率:27.97% 回答率:48.58%
     
    正確解答: 4. 另外挑選他種殺蟲劑與「猛克」輪換使用
     
    說  明: 農藥分類包含巴拉刈、有機溶劑、有機磷劑、有機鹵化物劑、除蟲菊精類、有機氮劑、雜環劑等等。交替使用農藥有助於延長昆蟲的適應期,增長農藥的殺蟲年期。
     
    延伸說明一: 農藥資訊服務網
    延伸說明二: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 瀏覽次數:777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現今地中海型農業區土地使用較傳統更為集約的原因為何?
     
    1. 灌溉技術進步 2. 全球氣候變暖 3. 品種基因改良 4. 機械化耕作
    回答率:49.21% 回答率:17.94% 回答率:12.53% 回答率:19.53%
     
    正確解答: 1. 灌溉技術進步
     
    說  明: 地中海型農業區的雨季和生長季不一致,因此若能改善灌溉,將可以提高集約度。
     
    延伸說明一: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延伸說明二: 行政院經建會--精緻農業





  • 瀏覽次數:455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個為利用區域複合體分析觀點所得的結論?
     
    1. 臺灣有內湖、新竹、臺中、臺南4個科技工業園區 2. 中國期以西北開發計畫,逐漸縮短沿海與內陸的區域發展落差 3. 荷蘭利用盛行西風發展風力發電 4. 海岸突堤的興建造成堤後海岸侵蝕嚴重
    回答率:16.93% 回答率:50.34% 回答率:20.32% 回答率:12.19%
     
    正確解答: 2. 中國期以西北開發計畫,逐漸縮短沿海與內陸的區域發展落差
     
    說  明: 地理學有3個研究方法:一、空間分布-空間分析-範圍原則;二、人地關係-生態分析-因果原則;三、區域特色-區域複合體分析-綜合原則。臺灣有內湖、新竹、臺中、臺南4個科技工業園區為空間分析。荷蘭利用盛行西風發展風力發電為空間分析。海岸突堤的興建造成堤後海岸侵蝕嚴重為生態分析(因為興建堤防導致海岸侵蝕)。
     
    延伸說明一: 區域地理總論
    延伸說明二: 地理學課程





  • 瀏覽次數:2,672
  • 發表時間:2010/10/06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一項是蒙特婁公約中規範的化學物質?
     
    1. 二氧化碳 2. 多氯聯苯 3. DDT 4. 氫氯氟碳化物
    回答率:14.03% 回答率:11.02% 回答率:13.88% 回答率:60.77%
     
    正確解答: 4. 氫氯氟碳化物
     
    說  明: 蒙特婁公約中規範的化學物質有CFC(氟氯碳化物)、海龍、全鹵化CFC、四氯化碳、三氯乙烷、HCFC(氫氯氟碳化物)、HBFC、溴化甲烷(methyl bromide)等物質。
     
    延伸說明一: 生活中的氟氯碳化物
    延伸說明二: 蒙特婁公約





  • 瀏覽次數:552
  • 發表時間:2012/08/07
  • 知識類型:環境行為與技能
  • 題目: 下列哪些重大的全球變遷現象,與近年世界各國積極推動資訊化、網路化的關聯最密切?
     
    1. 人口成長趨緩且跨國企業加速發展 2. 自然災害增加且第二級產業集中於都會區 3. 跨國企業加速發展且時空收斂,空間重組 4. 第二級產業集中於都會區且時空收斂,空間重組
    回答率:24.91% 回答率:14.72% 回答率:49.62% 回答率:9.81%
     
    正確解答: 3. 跨國企業加速發展且時空收斂,空間重組
     
    說  明: 都會區是第三級產業集中的地區;在資訊化和網路技術進步下,資訊傳播快速、傳統產業空間區位的現象已改變了,「時空收斂」與「空間重組」的現象必然發生。
     
    延伸說明一: 全球化及自由化下臺灣勞動力創新與發展
    延伸說明二: 都市化